精凌岭打击假刊已经成为了全国科研圈的共识,因为数量巨大,产业规模惊人,像央视曾报道过,一家假刊窝点,几年光靠仿冒期刊,就获益1.5亿元。而米老师最近又听闻,位于北京河北等地的多家期刊假冒窝点和假刊中介公司被严惩,罚款金额据传高达千万。
但由于呢“新闻总署可查有备案”已经成为了大家核实刊物正规性的常识,这类非法刊物基本上目前是骗不到发论文的作者的。所以我之前才会说,总署公布的非法期刊名单对发论文的人来说没啥意义。毕竟这类刊物你很难骗到人。
另一种就是目前常见的刊物,也就是假冒正刊出版的套刊,也就是山寨期刊。【发表咨询关注捷投学术公众号】
既然“新闻总署可查有备案”才能说明刊物正规性,那就干脆假冒正版期刊吧,自己搞个印刷设备或联系下小印刷厂多给点钱,再招募一堆代理中介,最后定个一两百的发表价格,一家假刊刊发窝点就成立了。
而这种情况不光现在,至少十年前就存在,而当时我们所熟知的期刊网就在帮这些假刊上网。比如特别有名的假的《教育学文摘》和《基层建设》《电力设备》《中国电业》都是这时候兴起的。
因为在期刊大整顿的背景下,正版期刊发表难度和发表成本直线上升,以价格为例,相对好发的正版期刊普遍起发费用在三千到六千。要知道在前几年,正版期刊起发费用只有几百元。
另外,由于很多评职称的老师他需要发表写作全包,而正版期刊整顿后,难度直线提高,正版期刊全包成为不可能。
甚至有不少假刊贩子在各种自媒体宣扬这些假刊只要认可就能发,不发假刊花高级发正版期刊很亏的言论。【发表咨询关注捷投学术公众号】
换言之,假刊过去只有个别作者会发表。但现在一个单位,很多人都发表都使用,那自然引起了评审单位的高度警觉,加上人社部新出台的职称评审纪律文件,最终引发了很多地方对假刊的严查严管。
目前确定会严查严惩假刊的省市有(注意下面规定可能未必准确,具体和当地核实)
已有6人因这两本假刊被拉入浙江工程类职称黑名单,三年不得评职称!——《工程管理前沿(中文版)》《建筑学研究前沿(中文版)》
最让人担心的事情来了!深圳市5人因使用假刊评职称被撤销职称!但这真的合理吗?
目前市面上仍然在骗人,或仍然能骗到人的假刊有多少本呢,米老师作为国内期刊打假的第一人,粗略统计了下,至少还有169本,包括目前已经因正刊注销刊号无法再骗人的《科技信息》《科学与技术》《基层建设》等等。
而目前依然活跃在骗人一线的,至少还有一百多本,不要以为警方查处了这些假刊就会销声匿迹。
因为一旦一个假刊已经打出了名气,查处一家造假窝点,过个一段时间,又会像接力一样,又会有新一批人冒出来仿冒这个刊物。
特别是《教育学文摘》《教学与研究》《基层建设》《中国电业》《教育学》《中小学教育》这些刊物被仿冒的时间,可能至少有10-20年时间。
很多人会问,假刊这么多,为什么不管,且不说都是网上宣传和交易,查处难度大,大多涉及到异地办案。就算管,每过一段时间又会冒出来一批人再次仿冒这个这个刊物。光靠相关部门监管和查处,是没有办法彻底消灭这些假冒刊物的。【发表咨询关注捷投学术公众号】
《中国教师》都直接谴责假刊大本营中国期刊网(期刊网、中刊网)了,有用吗?截至现在,假《中国教师》不照样心安理得上期刊网。
最显著的案例就是,你会发现目前推荐假的《教育学文摘》《教学与研究》的人明显减少,就是因为很多作者包括评审单位,他通过我们的科普,知道刊物的真实情况了,那么假的刊物他就没有市场了。
特别是严查假刊行动以来,假刊已经成为了过节老鼠,人人都不敢碰,这其实是好事情。
既然你们不收手,我就会持续更新这个名单,为了方便大家检索,下面我只列出部分,剩下的可以问我们编辑索要文件。
由于市面现存假刊数量实在过多,打假侦破有一定难度,如果需要最新假刊黑名单的,可以扫一扫咨询我们编辑索要新表,新表会不时更新,不仅会涵盖期刊网、中刊网、龙源新媒体等“传统”假刊重灾区,更会涵盖知网万方维普三网上存在的假刊。对,你没有听错,知网万方维普也会存在假刊,或者准确的说有些假刊会想方设法上这三网,比如知网万方会议、知网外文数据库等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