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创燃烧军团5月19日至31日,我市开展了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800余名专家、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科普之旅,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为攀枝花增添了一抹科技色彩,给人们带去了一场科技“盛宴”。
为了将科普工作落到实处,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广泛开展科普惠民活动。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等线上、线下的活动,走进百姓,宣传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发布疫情防控、汛期防灾、耕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节能环保、禁毒、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的科普意识和科学素养。
科技活动周期间,针对农业生产、农业产业提升的实际需要,米易县邀请科技特派员到草场镇仙山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就辣椒、番茄等蔬菜种植、管理等技术进行现场解答,活动深受农户欢迎。
在盐边县北部片区乡镇,科技特派员开展了玉米、土豆、蚕桑等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培训,邀请蚕桑专家服务团开展蚕桑产业夏伐技术服务。
在仁和,农业专家走进田间地头,讲解芒果花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园环境湿度调控等技术,以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邀请川农大专家来攀开展杂交水稻秧苗移栽现场指导。
在西区格里坪镇格里坪村,专家们通过现场培训,解决山药种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此外,我市还组织科普进校园活动,大力培育青少年尊崇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激发青少年热衷科学探索的兴趣。米易县得石中心校开展的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向小学生讲解了生活小常识、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禁毒防艾、网络诈骗等科普知识,加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仁和区开展的“消防知识进校园”科普活动,讲解了校园内的自动消防设施、移动灭火器材的使用、餐饮制作间油气火灾的扑灭方法;市卫健委组织的科普专题讲座,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学校,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文化素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市教体局合作,动员全市中小学生参加“美丽中国”第五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和少儿手绘地图大赛,增强青少年的国家版图意识和辨别“问题地图”能力。
为确保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市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展示我市科技创新成果。
攀枝花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及亚热带植物标本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市第三高级中学校全面合作,共建全市一流的“研学”实践基地;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联合仁和区平地中心学校俚颇彝绣工作坊在博物馆临展厅举办了“俚颇彝绣作品展”,向大众科普俚颇彝绣文化;市市场监管局邀请我市各界人士100余人走进电梯安全公众体验中心,讲解如何安全文明乘坐电梯,电梯故障发生时如何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等,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的电梯安全使用和维护意识。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基地组织开展了“攀枝花苏铁人工授粉体验”主题教育活动,带领亲子家庭及志愿者在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度体验亲近自然的乐趣;市图书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线国家旅游日主题宣传活动,助力科学更好地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市农林科学院依托项目,强化全市中高山地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服务工作,选派科技人员30人次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户受益匪浅;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市场监管局结合实际,开展食品安全、医疗器械、化妆品和“世界计量日”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安全知识,引导市民科学生活、文明生活、安全生活。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科技活动周共有14万余名群众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活动,普及了科学知识,传播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营造了学科学、热爱科学、参与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杨昕川记者吴晓龙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