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刀传人在异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科学创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在人工智能众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要将人工智能潜在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物尽其用,同时应对其带来的繁难挑战,任重道远。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科学和创新重要聚点之一,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区内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商业创新者。作为中国的“硅谷”——深圳站在创新和新兴技术的前沿。
为合作探索中英两国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思路和趋向,展望新兴增益机会,寻找潜在合作机会,以实现人民福祉的共同利益。
将于2023年3月1日在深圳举办国际通·英国站 中英交流与合作研讨会:人工智能促全球福祉。协会诚挚邀请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内资深专家、投资人在线观看项目路演。
●支持单位:福田区外事办、深圳市龙华创新生态服务协会、珠海国际商会、深圳市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政经事平台等
陈定定,教授,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21 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社会智库海国图智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曾任国际研究学会(ISA)亚太区副会长(2014-2018),现兼任德国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霍普金斯大学 SAIS 学院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国图智研究院(ERNIE Bot)长期关注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而兴起的新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一些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是我们关心这一议题的出发点。海国图智在人工智能科技与战略领域的研究填补了国内智库在科技治理议题上的研究空白,补充了社会科学领域人工智能议题的研究力量。2021年1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兰黛研究所(The Lauder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发布了《2020年全球智库报告》,海国图智研究院再次入选“人工智能政策与战略研究”最佳榜单,位居世界第24位,成为连续两年唯一进入全球“人工智能政策与战略研究”最佳榜单的中国智库。
沈琳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学士、硕士,受英国政府海外研究奖学金资助在诺丁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励。2015-2022连续8年被爱思唯尔出版社评为计算机学科“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2022连续入围斯坦福大学“科学影响力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现为深圳市“鹏城学者”特聘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访问教授、澳门大学杰出访问学者;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中英合作视觉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计算机视觉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医学影像智能分析与诊断研究中心主任。《Cognitive Computation and Systems》常务副主编(Co-Editor-in-Chief)、《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研究方向主要为深度学习理论及其在人脸识别/分析以及医学图像分析上的应用,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中国电子学会、广东省和深圳市自然科学奖。
汤姆·麦克莱伦博士是剑桥大学哲学讲师, 剑桥大学塞尔温学院哲学研究主任。同时也是CCIR远程学习课程的负责人。他的研究领域及课程涉及人工智能伦理学、商业伦理学、哲学与企业家精神。
刘军博士的研究重点是:智能系统的非经典逻辑及其推理方法;信息融合和数据组合;数据挖掘和知识系统;应用计算机智能的不确定性分析和优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在管理、工程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如安全和风险评估, 应急和报警系统;视频检测和行为模式识别)。
励讯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分析服务商,总部位于英国伦敦,面向科技和医学、法律、风险与商业分析和会展领域的专业及商业客户提供服务。励讯集团历史悠久,旗下出版社于1638年出版了伽利略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线年全球首发《文选》英文版,2009年全球首发主席的《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中国能源问题研究》两部著作英文版。
爱思唯尔(Elsevier)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医学的信息内容及分析服务的专业机构,隶属于英国励讯集团(RELX Group)。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与世界诸多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研发密集型企业、政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与中国top 400 多家高校、中科院等研究机构,华为等高科技企业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此外,爱思唯尔还与中央及地方的科技主管部门,科技部、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及上海市科委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政府提供基于科技大数据分析的政策及战略决策支持。同时,爱思唯尔把中国的科研成果推向全球,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在中国不断发展成为人类科研事业中坚力量和创新引擎的历程中,爱思唯尔始终是中国科研坚定的支持者。
英中贸易协会是由英国政府和工商业界共同支持的非营利性对华经贸促进机构。使命是促进英国企业对华的双边经贸及科研领域合作。英中贸易协会的前身源于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四十八家集团(The 48 Group)和英中贸易委员会(Sino-British Trade Committee)。它们代表的英国企业和有识人士,在国际关系极为复杂的年代,与中国和中国政府保持发展了经贸往来。这些破冰者的开创和务实精神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得以进一步的发挥。协会致力于帮助英国企业在中国这个崭新又不太熟悉的市场开展业务。上世纪90年代,四十八家集团和英中贸易委员会合并,更名成为了现在的英中贸易协会(China-Britain Business Council)。随着英中两国的经贸往来不断地加强,协会的责任和功能也不断的与时增加。英中贸易协会是会员制机构,面向会员提供一系列的企业服务,包括市场商情、商机信息,专业市场调研和项目管理,组织双边经贸活动、学术科研交流、企业孵化等。协会拥有500余家会员单位,在中英两国设有多个办公室。英中贸易协会成立69年以来,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受中英两国政府和企业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