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科学成为生活方式———科普杂志《科学世界》印象(附图片1张)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15 6:16:21 | 【字体:小 大】 |
王刚的第一任妻子让科学成为生活方式———科普杂志《科学世界》印象(附图片1张) 科普杂志的读者群日渐稀少,那种严肃、呆板的老式科普的面孔已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在书摊边浏览的人们很难有专门找一本科普杂志的冲动。科普有什么可看的?它似乎是一个跟儿童启蒙有关的话题。 当这个刚改版的《科学世界》不经意地闯入到我们的视野时,人们当然感到新风扑面的振奋。焕然一新的《科学世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正向十万份的发行量攀升。 作为一本综合类自然科普杂志,随便找一期翻翻,数学、人类学、医学、考古学、军事科学、信息技术、植物学、行为学等不一而足,内容林林总总。但只要认真地辨析一下,就不难发现杂志纵贯大千学科的唯一线索,那就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正如这个杂志的一句广告语:让科学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驾照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标志,那么人们肯定会对汽车上的卫星定位系统产生兴趣,不妨看看《请注意,仪表盘和你说话》;当北约靠其先进的武器在南联盟的上空恣意妄为时,人们当然愿意读一读这篇《“幽灵式”轰炸机》;洗澡是个老话题,但从历史、宗教、文化、国度、人种来讲一讲《肥皂泡是一种文明》,可能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走进《科学世界》的天地,就会发现科学在生活中变得轻松和愉悦。 与国际著名科普杂志《牛顿》进行版权合作后,《科学世界》拥有了一流的国际科普杂志的视野,得以随时把国际上最精美的科普内容介绍给我国读者,同时也在实践一种当代杂志的编辑方针。现代文化正变成不折不扣的视觉文化,图片的直观、可视、悦目已成为当代读者最便捷的精神食粮。《科学世界》使图片不再是文字的说明、补充,它已成为信息的主体。 业内人士更关心杂志的运作机制。出品人信奉这种理念,即科普对社会有帮助,同时,科普杂志也可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公司资金的注入意味着杂志自身必须依循市场经济的法则,在为读者推介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同时,获得社会的回报,获得自身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这样才能把科普类杂志真正送上自给自养、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世界》是出版一本杂志,也是在出版一种理念。 《人民日报》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