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航环保工业富联从2015年成立起就承担着推进工业互联网转型的重任,创始人郭台铭也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我们不是工厂,而是智能制造基地。”工业富联首席数据官刘宗长指出,富士康要从一个代加工的纯制造厂商向科技服务、向工业互联网转型,既能为企业提供工厂需要的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硬件,也提供富士康云等各种专业应用软件,面向工业制造场景提供全集成的概念。
自2018年6月上市至今,工业富联(601138,SH)多次提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转型,并要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作为富士康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工业富联近年来不断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试图走出人海困扰,仅过去十年就替代了近10万名工人。对脱胎于富士康的工业富联而言,如何在“无人工厂”和积累多年经验的员工之间进行平衡,进而完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转型目标,无疑引人关注。
12月13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中国上市公司董秘对话活动提供智库支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及变量中国联合主办的“大道之行II——去深圳对话好公司”访学团走进了工业富联。在参观完工业互联网展厅、柔性装配作业智能工厂后,工业富联首席数据官刘宗长、富联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蒋益民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胥正川带领的访学团展开了对话。
在工业领域,“无人化”开始作为企业推动工厂智能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当前企业面临招工难、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及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降低对工人的需求,提升生产线的柔性化和自动化生产能力,已经成为推动工厂无人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拿工业富联来说,其建有全球瞩目的“关灯工厂”,全称“柔性装配作业智能工厂”,以车间熄灯作业为特征,是指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在今年初WEF公布的新一批全球“制造业灯塔工厂”名单中,工业富联凭借深圳龙华的“关灯工厂”,成为唯一入选的亚洲民营制造企业。
刘宗长介绍,过去十年,富士康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自动化技术来代替人的劳动,例如通过无人物流、自动上下料、自动装配等动作简单代替,利用机器视觉代替人工检测等,仅在过去十年就替代了近10万名工人。
刘宗长表示,公司在无人工厂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无忧工厂,利用传感技术检测设备状态、生产过程状态,做到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发现、预防、预测,使得现场的一些隐患能提前消除,从而创新性地把灯熄灭,让产线工人做到“无忧”。
“我们十年前在深圳龙华的工厂,大概有30万工人,每天大概生产30万部手机,现在是20万工人,每天大概生产超过100万部手机,也就是说,在过去十年里,我们劳动生产率提升了五倍”。刘宗长进一步说道。
对此,胥正川提出疑问:不管是关灯工厂还是无人工厂、无忧工厂,是否意味着最后连“工程师”也会下岗?对富士康及工业富联而言,如何在无人工厂和积累多年经验的员工之间进行平衡?
蒋益民坦言,随着八万多台机器人的应用,尤其是自动化产线的推动,确实减员了不少。但他认为,智能化本身的减人效果不如自动化效应明显,智能化只是把数据拿回来做出科学决策分析,即便是消失了一些岗位,也会产生更多新的岗位,智能制造大体就是这样的模式。
智能制造从提出到现在成为国家战略历经30余年,但要真正将这一愿景实现,还需要广大的制造业企业共同努力,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胥正川指出,智能制造分三个层次:第一是通过大量传感器去采集工业制造过程的数据,例如工业大数据;第二是基于这些数据,对于工业制造工艺过程进行相应预测,例如工业富联的无忧工厂;第三是智能工厂不但能自己用,还能赋能给其他企业,作为一个平台概念对外输出。
工业富联从2015年成立起就承担着推进工业互联网转型的重任,创始人郭台铭也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我们不是工厂,而是智能制造基地。”刘宗长指出,富士康要从一个代加工的纯制造厂商向科技服务、向工业互联网转型,既能为企业提供工厂需要的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硬件,也提供富士康云等各种专业应用软件,面向工业制造场景提供全集成的概念。
“自去年上市以来,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工作,郭董提出‘先独善其身再兼济天下’,内部做好示范,在这个基础上积累经验、数据,再赋能走出去。”蒋益民指出,工业富联现在已经在走第二步,对外赋能,目前先是找大企业合作,先在大企业中全面铺开,工业富联也在摸索经验,但现在面临一个问题:人才欠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前的世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大会上,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在做《创新引领智造赋能》的主题分享时,就提到工业富联可以对外赋能的四种形式:第一种是通过专业云来实现对外服务;第二种是通过数据服务;第三种则是知识赋能,把过去的经验变成知识;第四种则是人才赋能,通过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实现智能制造,实现工业互联网。
刘宗长指出,工业富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有“三硬”和“三软”,“三硬”指的是云、网和端;“三软”指的时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和工业软件。如果将这两个“三硬、三软”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新生态,这也是工业富联一直在不断探索的,希望将这些已经探索过的路径结合当地的企业、政府的实践,共同赋能中国制造。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如何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市人大代表胡文晓:建议进一步打响产业名片,健全汽车产业生态圈
700万人口城市公交公司发停运通告后删除!工作人员:5个月没发工资,刚刚,当地政府回应....
不到2个月赚超17%的基金要清盘?持有人大会没开成功!2月以来已有多只基金开会凑不够人数
全部遇难!美国5名环境顾问前往俄亥俄州时坠机!特朗普访问“毒列车”事发地,带了1.4万瓶“特朗普牌矿泉水”
底部反弹超60%!800亿机械龙头困境反转?开年来持续被北向资金、公募机构大举买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