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28 20:33:49 | 【字体:小 大】 |
供求2000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大型原创京剧作品《天下归心》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并得到观众关注。该剧目故事取材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表现了古老民族的忠孝与智慧。那么,中国传统艺术的演绎内容在当下有何借鉴意义?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应如何进一步弘扬与创新中国传统艺术?对此,本刊记者特对全国政协委员、该剧主演袁慧琴进行专访。
问:您在《天下归心》中饰演“武姜”,怎样理解这一人物角色的意义?此剧目取材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在当下有何现实意义?
答:这出戏在以前传统戏中叫《孝感天》。武姜在传统戏中是一个反面角色:她对两个孩子的宠爱有所偏移,她喜欢小儿子,最后还和小儿子一起卷入宫廷斗争,对她的大儿子进行一些“篡权”行为。我觉得《天下归心》的立意是非常好的,侧重于尊老爱幼的亲情的彰显。
在当下社会风气中,人们大多都有些浮躁,只顾为工作为生活而奔波,更注重物质层面的东西,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亲情。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古国,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些传统文明在21世纪更好地传承下来。但现在这种东西在慢慢地淡化,尤其是孩子,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多只是停留在书本课层面,使得他们对传统的礼仪,如尊老爱幼等,都不是很重视。这出戏给当下人们一个警示,除了追求物质的东西,还应坚守精神的亲情,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部分是值得弘扬的。
问:谈到“弘扬”,您曾提到希望传统戏曲赏析课能进入师范、传媒院校,让教师、媒体对京剧艺术有所了解,从而进一步影响青少年喜爱京剧、学习京剧。
答:之前也开展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在跟一些非常喜欢京剧的观众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们喜欢上京剧,多是因为从小跟着家长一块看,一块听。这说明,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以及所吸纳的知识和周边的氛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其实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一生。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不可以摒弃。并不是说非要让孩子学到什么程度,而是希望这些孩子起码能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代表性的民族艺术,京剧是什么艺术形式。
大部分京剧的内容,都是在弘扬一种忠孝节义的优良传统,这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宣传,对我们孩子的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绝对不是说,不让他们接受新的东西,甚至外来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不可能这样子;就是希望他们既能学到新的东西,又能同时了解我们的民族艺术,甚至产生兴趣。这是很难得的。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到这些民族的传统艺术。在北京有些幼儿园已经尝试开设京剧课了,请老师教一些戏曲里面的小段落,很多孩子都特别喜欢。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