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帮小说“十年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在我离开或许是我至今第二重要的工作时,我会更加珍惜第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作为一个父亲。”
时间过去一年多,最近,这位善良爸爸李帮勇又重新出现在媒体上,他和孩子一起送外卖的身影,再次被镜头记录。
不过,这次这位带孩子送外卖的爸爸,是以嘉兴“反诈骗大使”的身份出现,他给每位客户送上一份美食的同时,也送给他们一张反诈骗宣传海报,并提醒他们谨慎消费,避免诈骗陷阱。
“我也想为这个社会做一点事,回报大家对我的帮助,也希望女儿学到,不能只接受别人的帮助,我们也要为社会做一些事。”
打工期间,李帮勇的右手被卷进机器致残,受伤的右手中指一直呈弯曲状态,无法伸直。虽然拿到了赔偿,但李帮勇无法再从事车间工作。
2017年,妻子离家出走再没回来,李帮勇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因为右手残疾,很多工作没法做,加上孩子无人照顾,2018年春节过后,李帮勇开始送外卖。
每天,李帮勇从早上7点半一直要忙到晚上7点半下线。女儿在电瓶车上坐十几个小时。一年下来,李帮勇几乎天天如此。
为了保证女儿安全,李帮勇在电瓶车前固定了安全座椅,夏天用遮阳布,冬天用挡风被。
女儿哭了,李帮勇塞给她一个面包;女儿睡了,李帮勇就放慢车速,尽量减少颠簸。
取餐、送餐时,电瓶车能在自己视线范围内,李帮勇就把女儿留在安全座椅上等候;除此之外,他一手抱女儿,一手提外卖;电梯紧张时,他就爬楼梯。
谈起最累的一次,李帮勇说,有次因为挤不上电梯,担心超时,他抱着女儿一层一层爬到了17楼,“不能因为我带着孩子,就让点外卖的人多等。”
不过,让他觉得欣慰的是,他每次接单去商家取货,孩子就安静地呆在旁边看他,有时候还会贴心地给他拿好吃的。
李帮勇并不是没想过留孩子在家,但是,比起在出租屋里无人照料,或者送回老家。
孩子和自己在一起,至少父女两人还能相依为伴,在路上,爸爸还能和女儿说说话,带孩子看看城市。
无法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环境,那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给孩子,父亲所有的陪伴。
孩子们需要好的教育资源、需要科学的教育方式、需要掌握一些特长......
但是要说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什么,艾老师觉得就是这位爸爸所给予孩子的——陪伴。
陪伴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起父母同时陪伴的价值。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强调陪伴的“成长价值”,却忽视了,陪伴是因为有着爱的内住,才使得经历其中的孩子总是如沐春风,脸上常带着笑容和自信,而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会不快乐成长呢?
这位“不安分的单亲老爸”,是个名副其实的90后,既有这个年龄的自在随性,骨子里也有对星辰大海的渴望。
最难得的是,他是一名非常称职的爸爸,即使是一个人带孩子生活,也把日子过成了诗。
从4月1日开始,他带着女儿兜兜从东莞出发,途经4139公里,历经71天,骑行到达拉萨。
爸爸骑着自行车,后面有个小拖车拉着她,一路上走走停停,看过川藏线的美,见过滇藏线的壮观,品尝过一路的美食,见识了不同地方的风土民情。
父亲这份精心陪伴,让她快乐又自信。爸爸说,希望这次西藏之旅,成为父女两人的一个美好记忆。
当孩子长大后回忆起父亲曾经只为自己有个灿烂的童年而设计了一段长途旅行,他们沿途看过的风景和共同经历的风雨,都将是孩子日后茁壮生长的底气。
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想象这种体贴入微的陪伴能给孩子、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动和改变。
去年,福州一位42岁的单亲爸爸,在上完夜班后不幸猝死,留下了17岁的自闭症儿子。
这位坚强乐观的爸爸,曾留给康复中心老师的十条“爱子短信”,看哭了所有人:
是多少年来日日夜夜的陪伴、细心的呵护,才能做到如此无微不至,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得如此清晰?
康复中心的一位老师,曾专门在一篇文章中写下了他的故事,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可敬的爸爸:
与妻子离婚多年,父母年近八旬,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独自照顾儿子,与儿子同吃同住;
当过厨师、开过网约车,没人看护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出去跑,常常一边开着空车一边掉泪;
哪怕再忙,也不允许儿子身上出现一点小瑕疵,为了不让儿子脚臭,还会在洗脚后抬起儿子的脚放到鼻子下闻;
面对双双住院的父母、生活无法自理的自闭症儿子,他分身乏术、经济困顿,只能一边拼命工作,一边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把儿子送到康复中心;
尽管如此,关于生活的苦却从来只字未提,依旧是酷酷的“大男孩”,依然在朋友圈发着有趣的小视频,依然把和儿子相聚的每一刻,当作最幸福的时光。
女儿五个月大的时候,她和丈夫分开,为了养活自己和女儿,她当过售货员,开过出租车,但是没有一份工作,能够让她既挣到钱,又能照顾好孩子。
再三思量下,她选择了相对自由的夜班出租车,从此带着3岁的女儿,每天下午5点出门,第二天凌晨5点收车回家。
就像李帮勇的故事一样,有人责怪她不该让孩子跟着吃这份苦,有人说她应该找份白天的工作,可是我们没有吃过她的苦,又怎知她内心的挣扎与不舍?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哪个妈妈愿意牺牲女儿的睡眠,在深夜的街头一趟又一趟地来回奔波?
都说为人父母最怕的,是搬起砖头陪不了孩子,放下砖头养不起孩子,可是很多父母面临的选项却只有一个:带着孩子去搬砖。不管舍了哪一头,都活不下去。
她们始终在一起,相互依偎,彼此安慰,你看着我努力,我陪着你成长,共同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黎明。
不管作为父母的我们,正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尽我们力所能及,有条件的带孩子走世界,暂时没条件的,给予孩子尽力而为的陪伴。
建议设置专属孩子的亲子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没有手机,任何人不可以打扰,只属于你和孩子,让孩子知道对于你来说在这个时间内他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
形式也可以很多样化,一起吃晚餐,一起看电影、玩游戏......任何的形式,重要的是让这个陪伴对双方来说都是有价值和有收获的。
现在很多父母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归,下班后累得不行,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孩子更别说照看了!
那么我们可以抽出睡觉前十几分钟的时间跟孩子聊聊天,聊聊他今天都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首先我们要了解他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导引他的思想!发现他的进步就真心地夸夸他。每天十几分钟,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孩子的改变,这对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
转换一个身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尝试着像孩子那样思考,看待问题,因为孩子在很多时候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一个说教的父母。
有时候我们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更容易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对于有了自主意识以后的孩子,平等和尊重更为重要。
父母和孩子的陪伴不一定都是长辈和小辈之间的互动,放低姿态,和孩子站在同一视角,轻松一点和孩子一起玩,你会很快乐,他也会很快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