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玩恶魔魔幻红蝎星天地之大,男女有别。提及两性在消费上的差异,相比于大多数快刀斩乱麻式的男性消费者,女性则更加注重体验。一般情况下,女性购物的目标性可能没有男性精准,因为她们更在乎的是消费过程中的享受与社交体验——也许她们今天原计划只是闲逛,与姐妹下午茶度过周末好时光,却在一个回眸定格中买下写着她们名字的鞋与包。
正是因此这种特性,造就了女性处于时尚行业消费主体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女性消费者在单纯的消费主义背后所蕴藏的复杂的心理需求——即关于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与社交空间、社交行为、社交形式的升级。
本季中国新天地携手上海时装周联合呈现的“会客厅 THE OPEN HOUSE CONVERSATION”最后一场,聚焦新女性的议题“新女性社交空间:一场关于女性时尚创意从业者的对话”,便是围绕新女性时尚及社交方式而展开。
如果单从时尚行业来剖析女性顾客的消费动机,以前女性时尚社交方式只能通过购买杂志、参加舞会等“实体性”的载体。但如今,女性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轻而易举地获得当下最新的时尚趋势。
正逢今年是《ELLE世界时装之苑》进入中国30周年的日子,我们邀请到了来自该杂志的资深时装编辑马牧原分享关于自己作为从业者的心得。为此,她表示,虽然《ELLE世界时装之苑》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刊物,但在这三十年内,其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单方面报道国际大牌的流行趋势,而是更多将重点放在国内。
“我记得8年前第一次参加上海时装周,很多设计师的当季作品你看中了马上就可以到新天地时尚去购买,现在各大品牌所谓的‘即看即买’的模式其实很早在上海时装周已经有过尝试了。”她说道。从杂志到秀场,从秀场到商场——无论是内容上的变化、还是购买形式上的升级,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甚至改变了女性时尚及消费的社交方式。
同时马牧原还认为:“生活方式一直在改变,时尚不单单只是衣服本身,而是怎么通过时尚去生活,去享受,去给大家带来一种美好的体验。在商场这样一个社交空间,你可以与别人交流关于时装、艺术、生活,在购物的同时达到多重体验。这一种变化是非常大的。”
在常规的认为下,上海乃至中国的时尚行业整体还是处于一个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阶段。于是我们可能认为上海、甚至大部分国内的女性对于时尚的社交态度趋于保守。然而,女性天生是爱美的动物,无关种族,也无论身处南北半球。
对此马牧原表示:“其实从我的微观来说,上海跟巴黎纽约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爱美,都在追求美,而且美本来就是非常个人化的。巴黎的确是公认的时尚领袖,她们穿着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但不代表上海女性不去拥有那些牌子就是不时尚的。反观国外的时尚方式现在如今反而变得保守,而中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尝新的时期,自然接受度更高。”
上海之所以被称为魔都,自然是因为它中西结合的城市格调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外界。身兼时尚博主、Echo enjoys主理人、翻译家等多重身份的顾晨曦也认为:“上海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个城市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受到上海时尚的感染。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是的,正式因为这一座城市自带的BGM,女性对于时尚的社交态度更是自信的、无畏的。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去获取资讯,更重要的是让女性在线上线下不同渠道找到产生共鸣、情感诉求的出口。女性是触觉上的动物,在生物学上是比男性进化更为高级的动物,先天的优势让她们不再只是享受“买买买”的过程,而是身心合一,找到对话的可能性。
AT-ONE-MENT by Wanbing Huang品牌创始人、新锐设计师黄婉冰与我们分享:“我的设计都是从我个人出发,从一些女性的情绪去挖掘。比如我这次系列的灵感就是来自一部讲述女性一生完整经历的电影。所以我运用了很多提花,轻盈的材质,通过营造如人体皮肤的剪裁去表现女性柔软、细腻的一面。”
同时黄婉冰还分享一个她与客户的小故事。“有一个客户在Instagram上看到了我秀场的视频,然后去买了一件我设计的裙子,她告诉我她通过这一件裙子找到了另一个自己。我觉得我自己做到了与大家产生共鸣的那一部分。”
时尚社交方式的新意与乐趣不仅仅是存在于形式上的互动,更多的是通过时尚与女性的精神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在这世界上,你可以找到一百万条相似的黑色雕花半身裙,但能与你产生火花的,可能只有一个。
同时关于女性的时尚社交地位,顾晨曦补充道:“第一次参加上海时装周到现在,有一个很明显的改变就是:在早期,国际设计师都是直接整个系列带过来的,但现在开始会为上海时装周做特别的设计。这表明了上海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女性的火眼金睛,她们需要新鲜的东西,我们有这个底气让设计师做出思考与改变。”
不可否认的是,时尚设计师一直都是以男性设计师为主导的产业,男性更加了解女性的需要也近乎成为了思维定式。对此,马牧原说:“女性设计师也会和男性设计师一样玩很多概念上的东西,但总是通过很轻松的方式表现细致入微的情绪。她们的设计不会让你觉得很重很难穿,女性做出的东西在时尚与实用之间分寸平衡得当。”
对此顾晨曦十分赞同:“女性设计师对于女性更加友善,解放了女性的舒服。她们更多的是Service(服务)女性身体。我并不是说男性不好,而是男性设计师可能把女性当成女神,意图和方向不同,作品的呈现也自然不同。”
现阶段,人们对时尚的理解趋向为一种生活方式,而绝非时装或其他物质形态的本身。因此,商场自然而然成为了她们体验时尚的重要打卡地。女性需要在消费的同时享受思想与精神的双重满足,同时也为商业地产项目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中国新天地锁定女性时尚社交的视角,倾力打造的新女性潮流社交目的地——新天地广场,在还未正式揭幕前,就备受瞩目。
关于该项目,中国新天地太平桥项目总经理李振辉先生告诉我们:“现在大家生活都离不开手机,微信和朋友圈。但是坦白讲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是最真实的,所以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一个平台。上海女性在中国也好,国际也罢,生活负担很大。所以我们在思考怎么把不同的需求放在同一个地方,让她们有一个舒服的空间去享受生活。”
那么一个专门为女性打造的时尚社交空间又会出于什么角度去满足女性的社交呢?我们都知道,仅仅只是抓人眼球已经无法满足女性的“苛刻”了,就如同Abercrombie & Fitch店铺门口的Topless Model,在过去可能是标志性的“装点”,但随着社会及文化环境的变迁,如今却也难以令人信服。
新天地广场的使命是希望女性能够从外到内地“变美”,而不是单纯只是购物或者下午茶。所以在这个广场内,将进驻各项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品牌,目的就在于女性能够在此抛开所有的压力,让身体得到一个缓冲的过程,还原女性真实的力量与面貌。同时,李振辉先生还透露:“我们把女性的社交需求分成了三个部分:白天、晚上、以及周末。白天工作很辛苦,那么餐饮方面会有健康的,不负重的食物。晚上呢,你可以与朋友在下班之后Happy Hour。至于周末,我们则有引进一些“网红店”,让你享受新潮有趣的生活方式。”
此外,令人惊喜的一处细节,即将揭幕的新天地广场的员工制服,由设计师黄婉冰和她的工作室创作,可谓是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动女性的细节。黄婉冰谈及这个项目的合作:“新天地对于女性的理念与我特别相似。他们不仅研究女性的心理也在乎她们精神上的需求。从女性的情感出发,完全为女性打造,非常符合我们的概念。”值得期待!
女性的时尚社交意识,体现了她们走进一家商场绝对不单单只是为了一件衣服,而是为了找到相似的认同感。女性在精神方面上需要用共鸣、交流和价值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