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虹影人们一直以为技术为我们节省了时间,让我们活得更轻松,但实际上,技术“偷走”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因为它强化了工作,加快生活节奏,迫使人们做更多的工作而获得感和成就感更少,从而加大了人们的压力和疲倦感。近日,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露丝·奥格登(Ruth Ogden)等人在《科学美国人》发文,就如何收回被技术“偷走”的时间提出了建议。
科技应该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智能手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手掌大小的世界之窗,我们几乎只需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做任何事情,智能家居可实现自我照顾,虚拟会议对许多人意味着通勤已成为过去,我们理应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花在睡觉、放松或无所事事上。但实际情况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虽然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节省一些时间,但我们最终会利用这些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最近一项对欧洲各地共300人进行采访以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数字设备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希望避免生活中出现空闲时间,所以他们用这些时间执行任务,而其中一些任务必须依靠科技才能实现。无论是等公交车、早上醒来,还是晚上躺在床上时,受访者们都认为以前“空闲”的时间现在充满了大脑训练应用程序,并根据他们的社交媒体订阅源和其他生活管理程序创建其该做或尝试的事情列表。
现在,人们去想象和做白日梦的安静时刻似乎都充满了基于技术的任务。一定程度上来说,数字任务的增长是因为技术似乎正在改变我们对空闲时间的看法。对许多人来说,仅仅吃晚饭、看电视或上体育课已经不够了。相反,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在进行这些活动的同时,人们还要浏览网络,寻找更完美的生活,并努力培养成就感。
从表面上看,其中一些任务似乎是技术帮助我们节省时间的例子。理论上,网上银行应该意味着有更多剩余时间,因为人们不再需要在午休时间去银行办理业务。然而,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技术促使生活形式更为密集。社交媒体有时可能会激励人们,或让人们放松,但研究表明,人们在用网络活动填满空闲时间后,往往会感到内疚、羞愧和遗憾,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在线活动不如现实世界的活动真实和有价值。人们似乎仍然认为散步或与朋友在一起比上网更有价值。
那么,为什么本应为人们节约时间的技术却反而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工作负担呢?技术改变了工作模式,而工作模式的改变也被认为是工作的强化。视频会议技术使居家办公和混合办公成为现实,但也模糊了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之间的界限。现在办公地点改为家里的房间,人们很容易会想到:“我把孩子们哄睡之后可以再走进书房继续工作。”
数字技术业正在加快生活节奏。以电子邮件和在线会议为例。在它们出现之前,人们必须等待语音邮件和信件的回复,或者前往某地面谈。而现在,我们的网络会议一个接一个,有时甚至都没有足够的时间上厕所。电子邮件使通信指数级增长,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来阅读和回复。
设计不当的技术也会迫使我们做更多的工作,因为它会造成效率低下。我们都曾经历过以下情景:把信息输入系统A,却发现由于系统A和系统B彼此不兼容,我们必须把信息全部输入两次。虽然做得更多,但我们最终获得的成就可能更少,感觉也就更糟。时间紧张导致人们的压力、疲惫感和倦怠感增加,进而导致更多人缺勤。
要回收利用技术给我们“节省”的时间可能需要改变我们分配时间的方式。为了摆脱用越来越多的任务来打发时间的习惯,我们必须首先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有时少做或什么都不做是可以的。在工作中,雇主和员工需要创造一个离线是常态而非例外的环境,这意味着对正常工作日可以实现和应该实现的目标抱有现实的期望。
但是,制定包含断开连接权利的立法可能是确保技术不再占用我们时间的唯一途径。法国和意大利等几个欧洲国家已经立法,规定员工没有义务在工作时间以外与人联系,他们有权拒绝将数字工作带回家。
技术本身也有可能是我们重新利用时间的关键。想象一下,当你完成了规定的工作时间,你的智能手表不是告诉你站起来四处走动(这又是另一项任务),而是告诉你停止工作会是什么情景。也许当技术开始告诉我们要少做一些事情时,我们最终会重获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