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异界2003年,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将近2.7亿,手机不再是稀罕之物,而是人手必备的随身物品。
刘震云的这番话给了导演冯小刚很大灵感,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手打造一部电影,就叫《手机》。
不同与以往的嬉笑怒骂的冯氏贺岁喜剧,这一次的冯小刚电影却在戏谑之余,流露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映射。
这要归功于电影的编剧,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创作理念。他说,创作要向生活要艺术。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拍摄,冯小刚还专门去找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请教他关于主持人的相关事项。
冯小刚请小崔去家里吃饭,徐帆亲自下厨给他包饺子。小崔也非常热情,知无不言,还给冯小刚提了许多建议。
2003年的圣诞节前夕,电影上映。凭借冯氏贺岁喜剧的强大号召力,收获了5600万的总票房。
在那个内地电影市场全年票房只有11亿的年代里,冯小刚首次坐上了年度票房的头把交椅。
时至今日,豆瓣上仍有超过十万人打出了7.3的评分,放在国产电影里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他拿起手机,周旋在三个女人之间,一个是结发妻子,一个是红粉知己,一个是香艳情妇。
每次回家之前,严守一都要小心翼翼地删掉手机里和武月往来的短信,可有一次因为手机临时丢在家里,结果暴露了严守一的出轨行为。
可离婚后的严守一却很快又遇到了第二春,由徐帆饰演的戏剧学院的台词课女老师沈雪。
野心勃勃的武月,悄悄用手机录下了他和严守一偷情的证据,并要挟对方扶持自己上位。
站在公允的角度上来看,冯小刚的这部《手机》从电影创作层面来说,是一部相当成熟的作品。
冯小刚抛弃了过往的京味十足的调侃和自我开涮,转而走写实风格。讲述了一场中年感情危机引发的连串道德困境,甚至预言了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文明的副作用。
影片更像是一部惊悚片,是一部能让人在笑过之后感到浑身发冷,进而进行思考的作品。
之前演技颇受质疑的范冰冰,也在影片中表现不俗,彻底摆脱了原来的的花瓶印象。
可以说,《手机》对于这部电影的台前幕后的几位主创来说,都是职业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作品。
因为《手机》里的主角严守一,被认为就是以崔永元为原型,电影中的剧情更是存在诸多现实的影射。
确实,如果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严守一这个角色,确实有不少和崔永元的相似之处:
连电影主人公的名字,“守一”对“永元”,“武月”对“和晶”,完全就是照着一个模子造出来。
而且这部电影其实找了不少崔永元在央视的同行客串,有鞠萍、董浩、刘仪伟、金龟子、黄健翔……当然这些同行,可能事前也不知情,冯小刚拍的是什么。
而片中的人设在如此高度重叠的情况下,难免让人有所怀疑,这就导致了电影中严守一出轨的情节,也被广大观众自动联系到崔永元和他的私生活,甚至伤害到了崔永元的家人。
外界纷传,崔永元就是“严守一”的原型,暗指他私生活放荡,这让他的抑郁症更重了。
等到电影上映之后,他才发觉这是多么大的一盆脏水在往头上扣,换做是谁,都会发怒的!
我记得当时冯小刚请我到他们家去吃饭,后来等到电影上映的时候,我不是批评他们了吗,人家就采访冯小刚,他的助理就说“谁叫崔永元,我们不认识”。但是当时就是他在他们家楼底下等着我,把我迎上去。所以这就是渣滓。
此后的很多年里,崔永元都与冯小刚和刘震云关系交恶,并多次在公开场合炮轰导演冯小刚:
我觉得他心里应该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当一个演员很容易,当一个电影导演也很容易,可如果你要想做一位电影艺术家那是非常难的。
冯小刚成了内地商业片导演第一人,刘震云成了茅盾文学奖得主,而崔永元也离开央视,成了“反转斗士”,并入职中国传媒大学任教。
奇葩说里面马东说:“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蔡康永却说:不是原谅,那是算了吧。小崔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如果没有这部戏,当年的事情就算过去了。”
此前刘震云曾经对小崔说不拍《手机2》,拍的是《朋友圈》,最终出来的海报却赫然写明是《手机2》。
他(刘震云)自己也说了,冷嘲热讽的意思说不叫《手机》了,叫《朋友圈》了,那这事我以为就过去了。没过两天他们的海报就出来了,《手机2》。你说是什么玩意儿?
新仇旧恨之下,小崔开启“怼”人模式,更是直接开炮内地影视圈,直指行业乱象,几条微博便让整个内地影视圈炸了锅。
郭德纲有句名言,“其时我挺厌恶那种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离他远一点,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你。 ”
我们不是崔永元,自然就无法理解体会当年的谣传影射,给他造成了多大的困扰和伤害。话又说回来,要是把你换成崔永元的处境,你也未必有他大度。
与这场风波本身相比,婊姐倒是更希望经过小崔这一“闹”,遍布泡沫的内地影视圈能够少一点利益上的纷争,多一些对于艺术的纯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