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岛强强“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每一位人民军队报人的心中,都有一曲动人的恋歌。
有人说,一份报纸的结束,就像是跟一位朋友告别。不曾想,再回首,已十年,尘封的岁月越发难掩青春的奋斗激情。原来,朋友虽已远行,却一直还在心中……
再回首,一直与新闻为伍的我,从报道员、新闻干事,到特约记者、记者、编辑,与报纸一路结缘。《人民军队》报一直是我人生的良师、成长的益友、心灵的寄托……
1951年8月1日,第219期人民军队报,朱德题写报头,创刊于1949年7月15日,西北军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出版。
“刚入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没想到就遇到《人民军队》报!” 1990年底,初入军营的我一到新兵连,班里的报纸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严格、紧张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营部当通信员,取报纸信件是工作任务之一。虽然营里订阅的报纸不少,但《解放军报》和《人民军队》的份数最多,因为按规定是订到班的。记得每次分发完报纸,双手指头都被铅字油墨染黑。
也正是从那时起,接触报纸的我不但养成了一有空闲就读报的习惯,还买来硬皮本坚持摘抄报纸上的精彩文章,甚至在读过的报纸上开“天窗”剪贴留存。仅半年时间,我已摘抄了厚厚一本,有励志文章、有军旅诗歌、有新闻业务……
1992年初,调到红山嘴边防连后,报纸是由上山的车辆顺便捎带,往往要迟到半个月以上,冬季大雪封山后好几个月都无法上送,缺少报纸读的我不免有些许失落。每次报纸分到班里,我都要抢先阅读《人民军队》报。作为边防战士,我尤其关注《边防线上》专版的稿件,那是每期必读,而且不止一次地读。
看得多了、读得多了、摘得多了,报纸的清新之风、亲近之感拂动我心,便开始学着写些发生在连队的新闻、趣事。经过一遍一遍地修改、一字一句地誊写,自己觉得拿得出手了,才托下山的战友到邮局寄给《人民军队》报编辑部。
从读者到作者,与其说寄得是一篇稿子,不如说寄出的是一份期待。每篇稿件寄出后,我总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盼望着名字能在报纸上变成铅字。
“面向实际、面向连队、面向战士”,一直是《人民军队》报坚守的办报经验。或许,编辑部对战士的来稿关爱有加,我所投的稿件在编辑把关润色下,陆续刊发在《边防线上》等版面,《暖气到了红山嘴》《月夜,静悄悄》《无言战友特殊“兵”》……
虽然是些“豆腐块”“火柴盒”,但对一名边防战士来讲,是莫大的鼓励。那时,报纸是没有电子版面的,每当战友在山下先睹为快,打电话通报上山,我对报纸的到来更是望眼欲穿。
一年多时间,《人民军队》报先后刊发了我近十篇稿件,有消息、有特写、有简讯,《顶风冒雪为战士送药》《“雪海孤岛”用上自来水》《边疆就是我的家》……每一篇我都精心剪贴起来,标明刊发日期、时间、版面、责任编辑,甚至还记下稿件字数、稿费多少、收到稿费单的时间等。这些工工整整写下的要素里,饱含着一名边防战士对《人民军队》报的爱!
1995年7月,我离开军校回边防团实习。年底,还肩扛“红牌牌”(学员肩章)的我,被选到政治处宣传股。在机关,正课时间忙事务、业余时间写新闻是常态。尽管如此,我还是忙里偷闲、起早贪黑、熬更守夜搞采访、写新闻、爬格子。我相信,一个个方格,就是一块块田畴;没有“脸朝黄土背朝天”地挥汗耕耘的憨实劲,就爬不了格子。
白纸黑字,不会辜负孜孜不倦的人。我采写的稿件,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人民军队》报刊发:《三九,“冰窟哨所”暖》《冰雕长城凝兵心》《百名新兵立志艰苦磨练》《让渴望成才的士兵更好地成才》……
从读者成作者,“兰州市南昌路890号”,是我寄发稿件最多的地址。那个年代,我断断续续看过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也曾无数次想象《人民军队》编辑部里的故事。
1998年4月,在老家休假的我接到通知,到《人民军队》报参加培训。彼时,我从边防团才到阿勒泰军分区不久,想都没想过会有机会到报社学习。虽然“青春作伴好还乡”,但接到这个通知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立即中止休假、辗转向报社出发。
《人民军队》报社以学代培的做法,深受基层部队新闻骨干欢迎,不但圆了到报社学习的梦想,又熟悉了新闻采写方法、稿件编辑流程,无疑是难得的机会。期间,既安排处长、编辑为学员授课传帮带,还组织到部队蹲点采访练笔。虽然学习时间有限,但提高空间无限,可以说每一名参加培训的人不但提高了新闻业务,更激发了新闻写作的热情。
进过890号编辑部的门,回边关采访写稿更有激情。2000年,我成为《人民军队》报特约记者。“特约”就应该有特殊的要求,我对稿件也从满足于“豆腐块”“火柴盒”的篇数,到追求有质量、有温度的优质稿、大块头,努力让自己的名字在作品上闪光。
此时,我已经在新疆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学习、帮助工作近一年。当时,人民军队报社驻新疆军区记者站人员空缺。但我没有也不敢奢望,因为不具有全日制本科文凭,连选人门槛的首要条件都达不到。
到疆物色人选的报社领导虽然同意让我暂时到记者站工作,但还是耐心而详细地进行了政策解释,让我不要抱太大希望。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自己的命令在阿勒泰,先到记者站锻炼锻炼也好,至少有更多的时间写新闻。
在记者站工作,尽管始终是“特约记者”的名份,但一直执着地努力完成宣传报道任务。两年来,因为有报社这个平台,我受命赴演习、走基层、上高原、下边防,先后参加了解放军历史上首次与外军联合举行军事演习——代号为“演习—01” 的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军队跨境反恐军事演习、代号为“联合—2003”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演习、阿里军分区札达县人武部政委杨明春等重大演习、重大典型的宣传。
成为《人民军队》报的一员,是在2004年初。阴差阳错,一纸命令,是惊喜是意外。因为文凭不够,我本身没抱希望;有遗憾有犹豫,因为我当时副营已经一年多,但命令还是按两年前调档案的正连下的。
面对选择,不少人劝我不去报社,既可以在宣传处干,又可以回阿勒泰,职务不耽误、工作有位置、工资还更高……
多种选择,一心不变。更多的是出于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对《人民军队》报的不舍,我最终决定去报社——职务虽然开倒车,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兰州市南昌路890号,我来了!”2004年5月,我来到《人民军队》报社,成为一名编辑、记者。
一张创刊于1949年7月15日的报纸,一群为之接力奉献的报人,编辑部的故事动人而感人。
忘不了,“脑子里就装着一张《人民军队》报”的社处领导全心为报纸、精心搞策划、细心把导向、热心传帮带……
忘不了,编辑同事加班加点编稿子、咬文嚼字创佳作、精雕细琢排版面、一丝不苟纠差错……
忘不了,跨入新世纪的十多年间,《人民军队》报数次上新:小报变大报、黑白变全彩、周三刊变周四刊、数字报上线月,作者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采访中留影。
“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在版面上;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在采访的路上”。那些年,我走近革命圣地延安,在宝塔山感悟围绕新的历史使命保持先进性;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走近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英雄群体——果洛军分区党委;在黄河之滨,追记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杰出典范、兰州总医院专家组成员黎秀芳;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辗转陇南、闯进北川、深入映秀,采写抗震救灾官兵风采;在风雪边关,感动于南疆军区副司令员万宗林忠诚使命、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在“科学发展好九连”,感悟从一个连队到一支部队科学发展春满园……
新闻永远在发生,新闻人永远在路上。不论是采访写稿还是编发来稿,都是心底文字的盛情绽放。感谢《人民军队》报,让我一次次抵近炮火硝烟,感受一名军事记者的荣光;让我一次走近先进典型,接触优秀、触摸崇高,在心中滴响一种辽阔;让我一次次走上高原、走近官兵,聆听心声、净化心灵,使平凡的生命茁壮拔节。那些年,在社处领导的指导下,我编辑的1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采写、编辑的14件作品分别获得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
“醉心于某种爱好是幸福的。” 虽凡人微光,但执炬向前。编辑部的故事,是甘做嫁衣的故事,是追求精品的故事,是献身新闻的故事,是“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故事……
2016年初,撤销大军区的方案已经明确。我们最后一批报人,虽然不知道将往何处,但都把心思用在最后一期报纸策划上——“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给了我一份记忆”。
“以办创刊号的精神,办最后一期报纸,为67年历程交一份精彩的答卷。”虽然是最后一期《人民军队》报,但最后一批坚守的报人群策群力,把百感交集、千般留恋、万种不舍,倾注在有限版面的字里行间。
2016年1月15日,第9552期《人民军队》,是最后一批报人共同精心梳妆打扮的出嫁的孩子。
“百年后,我用几本《人民军队》报合订本作枕头”,一位年轻编辑的话,折射的是报人对这份报纸的无限眷念。
报纸休刊,让眷念的味道愈加浓烈。回首,我们是幸福的,曾为它担责、为它尽心,心无旁骛、孜孜矻矻;不论是在抢险救灾的危急关头,还是在摸爬滚打的演训场,亦或是在冰封雪裹的高原哨所,都留下了我们亲历重大事件、见证历史瞬间、记录动人一刻的忙碌身影。展望,我们是幸运的,因为《人民军队》报锻造的每一位报人,都留下了鲜明的印记:求实的思想,奉献的情怀,精细的作风……
一张报纸,一路情缘。作为最后一批报人,面对《人民军队》报厚重的历史,面对一茬茬青春进报社、半百才离开、“一生只干一件事” 的老报人,我无法、也不能总结这份报纸,只有仰望的份,只能诉说我的《人民军队》报之恋。我相信,每一位《人民军队》报人的心中,都有一曲动人的恋歌!兰州军区部队每一位新闻骨干,都有一曲《人民军队》报的恋歌!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再回首,往事并不如烟。纸上春秋,波澜壮阔;笔下史诗,气象日新。《人民军队》报虽已休刊十个年头,但人民军队报人还星星点点、星光绚烂——脱下军装的有的笔耕不辍频频出书、有的办公众号风生水起、有的散文言论佳作见诸新媒体;仍穿军装的更是踔厉奋发、勇挑重担,在北京、在南京、在成都、在兰州,在人民军队强军兴军征程上阔步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