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世纪2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普及正是科技、人才和创新的基础要素和基本内涵,近年来,市科协着力提升全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水平,培育具备科学精神的时代新人,推出“好玩的科技馆”系列科普品牌活动,涵盖科普展演、科学实验、流动科普、科技竞赛等,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科普盛宴。
科普教育能帮助青少年养成科学意识、拓宽科技视野、提升科学素质,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市科协依托市科技馆展陈设施及科普资源,通过展陈讲解、科普剧表演、剧本体验等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
市科协精心打造科普展演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群体细分“创客新纪元”“哇噻实验室”“深度看展品”“沉浸式探馆游园”“新时代科普小先生”等活动类别,让未成年人在探索体验中了解科学原理、感悟科学魅力。截至目前,市科协未成年人科普展演活动已开展78场,参与学生近1.56万人次。
为充分发挥科普资源优势,有效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市科协认真打磨“硕博助推”助力“双减”进校园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高学历专家、讲师走进全市中小学课堂,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验。
“老师,衣架上真的可以放硬币吗?”“光原来还可以这样散射!”……孩子们充满好奇的一系列发问和感叹,让科学实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实验成功的那一刻,同学们激动地鼓起掌来。近日,湖北文理学院杨正波教授在襄州区实验小学为同学们带来了“衣架上的硬币”“奇妙的光影世界”“神奇的覆杯实验”“强大的武器拼盘”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让同学们趣享科学的同时放松身心,减轻学习压力。
市科协聚焦基层学校科普设施短缺、科教资源不足等问题,锚定科学普及覆盖全市基层学校的目标,促进基层学校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
2月9日,市科协在谷城县石花镇凉水井小学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科技辅导员带领同学们参观科普展板,了解科学知识。科技辅导员还结合生活实际,将晦涩的科学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说,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实践。
今年,科普大篷车共走进42所学校,惠及未成年人4.5万余人次。市科协通过大篷车移动科普的方式,提升基层学校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努力推进全市科普资源平衡与充分。
市科协注重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青少年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优良品质,持续打造科技竞赛品牌。
6月3日,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主办的第四届襄阳市“小工匠”科技竞赛在市人民路小学开幕。竞赛共设七巧科技竞赛、机器人竞赛、电子制作竞赛、垃圾分类竞赛等四个项目。全市1135名学生参加七巧科技竞赛,509名学生参加垃圾分类竞赛。
大赛从环保知识储备、创意设计理念等方面考验参赛选手,旨在提高青少年科学创新意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受到了老师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机器人竞赛和电子制作竞赛,将陆续在下半年开赛。
市科协在打造科普品牌的同时不断补齐完善科技馆展陈设施,1月,市科协引进“科创百年——建党一百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并在“VR线上展厅”同步数字展陈资源,推进常展常新的同时拓宽了参观渠道,让市民朋友们足不出户即可线月,市科技馆新馆球幕影院对外试运行开放,影院内布设有18米半球形金属银幕和6台高亮度激光投影机,通过播放奇幻多彩的科普影片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让游客在观影的过程中感悟科学之美、技术之美。
今后,市科协将继续深入开展“好玩的科技馆”未成年人科普品牌活动,提升未成年人科普品牌活动质量,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科普品牌活动吸引力,让科学知识惠及更多青少年,提升全市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