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爱北京时间11月22日晚,沙特足球依靠两个世界杯破门的天助,更凭借全队铁血拼搏的自助,上演世界杯神奇时刻。2比1,代表亚洲出战的沙特队以2比1力克梅西领衔的南美劲旅阿根廷队,爆出卡塔尔世界杯首个惊天大冷门!
作为阿根廷队的卡塔尔首秀,比赛开始后,全主力出战的“潘帕斯雄鹰”便毫无悬念地占据主动。
10分钟,帕雷德斯禁区被撞倒,主裁场边回看VAR后判罚点球,梅西点射破门!阿根廷1-0沙特,由此梅西也打入了自己的第7粒世界杯进球。
比赛第22分钟,塔利亚菲科送出长传,梅西前插后推射破门,裁判示意越位在先进球无效。
28分钟,戈麦斯前场中路直塞,劳塔罗挑射破门,裁判再次示意越位在先进球无效。
下半场第4分钟,梅西中圈附近被断球,沙特发起反击,萨利赫·谢赫里前场中路得球突入禁区,左脚低射破门,将比分扳为1-1平。
第54分钟,穆罕默德·卡努禁区右侧怒射被奥塔门迪头球解围,萨拉姆·道萨里兜射为沙特队再下一城,沙特2:1反超阿根廷。
最终阿根廷1比2不敌沙特阿拉伯,创造了本届世界杯迄今为止的最大冷门,时隔32年首次在世界杯首轮输球,球队此前连续36场世界大赛不败的纪录就此终结。
上半场不到40分钟,阿根廷已有三粒进球因越位被吹,分别是梅西(1次)与劳塔罗(2次)。
其中,上半场一次是梅西的破门,一次是劳塔罗的单刀,都被“半自动越位系统”吹掉。
据澎湃新闻,今年9月7日,“半自动越位技术”禁止的第一个欧冠进球诞生,在多特和哥本哈根的比赛中,哥本哈根的一粒进球被判越位在先。
相比传统“视频助理裁判”(即VAR)用视频慢动作回放来辨别越位与否,“半自动越位识别”(英文缩写SAOT)在科技含量上又更进了一步。
这套系统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在足球内部安装了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会以每秒500次的频率向外界传送数据,以此让系统能够实时确定足球的精确位置。
与此同时,该系统还包含了安装在球场内的12个跟踪摄像头,不仅可以监控足球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追踪每名球员身上的29个点,来确定每名球员的实时位置,这些摄像头也会以每秒50次的频率传送数据。
相比此前用视频回放+人工辅助的方式来判断越位,SAOT系统无疑已经有能力做到不借助人工的帮助,就精确判断球员越位与否。
国际足联也期待这一新技术可以让越位判罚更加准确,更加迅速——据测算,该技术可以将越位判罚的平均耗时从70秒减少到25秒钟。
对于这项新技术,足坛相关人士都抱持着积极的期待,欧足联裁判总监罗塞蒂就曾对此表示:“这套越位识别体系,能够帮助VAR团队更快更准确地识别越位与否,这对于保证比赛的连贯性、判罚的稳定性很有益处。”
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也认为:“国际足联将继续应用科技手段来辅助裁判员,让足球更加公平、更加透明。SAOT将更快、更精确,并且也能够与观众之间产生更好的连接。”
据悉,SAOT在做出判罚之后,系统还会自动生成一幅三维图像,展示足球与相关球员的位置状况,这幅图像可以被展示给所有现场和收看比赛转播的观众。
不过正如这套系统名称中的“半自动”所言,该系统也并非完全摒弃了人工的介入,依然需要人力的参与。
虽然SAOT会在监测到越位情况时通知视频助理裁判,但最终是否做出判罚,决定权仍然在赛场裁判的手中。
据统计,本赛季引进了SAOT的欧冠比赛平均越位判罚时间,比仍然使用传统VAR的欧联杯比赛要快了30秒,但在一些个例中,依然出现了SAOT系统“反应速度慢”的情况,有时候甚至在进球之后数分钟,裁判才做出越位与否的最终判罚。
不过这样的迟钝,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人力在使用新系统过程中不够适应,加之越位规则本身就非常复杂。
比如在官方规则中,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如果接到的是对方球员的“有意触球”,则不被视为是越位获利,其中“有意触球”与否如何判断,也需要裁判根据规则和现场实际情况解读。
相比俱乐部赛事,世界杯受到的关注度更高。在这样一个全球聚焦的赛场,新的技术是否能够经受住考验,避免成为比赛的“主角”,还需在实际应用中去证明。
如今,高科技让足球运动的判罚变得更精准、更智能、更快捷,但如此精确到一毫一厘的锱铢必较,是不是也让“错判也是一种魅力”的足球运动,变得越来越机械和无趣——甚至,人们担心:未来冰冷的机器是否会直接取代裁判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