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的利器什么是观念艺术?观念艺术如何与技术结合,推动了数字艺术和AI艺术的发展?观念艺术又是否会迎来新的变革与突破?这些问题都将在对话中寻求基于当代艺术经验的回答。
▲ “贝纳·维内:超越观念与物质”大型回顾展展览现场,凤凰中心,摄影:张红涛
本周六,凤凰艺术邀请您共赴一场关于贝纳·维内的观念盛宴,以贝纳·维内的创作为轴线,以当代观念艺术的变迁为锚点,与华人首位女性策展人、潮艺术教母级导师,跨界艺术家陆蓉之一起回溯观念艺术的前世今生,在艺术形式日趋丰富,社会思潮日趋复杂的当代,探索关于艺术的边界。
当讨论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起源时,必须提到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他通常被视为观念艺术的重要的奠基人,其于1917年创作的《喷泉》(Fountain)被认为是最早的观念艺术之一。杜尚使用日常物品,并将其定义为艺术,似乎预演了这一运动对思想超越美学的强调。
尽管杜尚常被视为观念艺术的先驱,但这一概念真正被提出则是由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完成。他将极简主义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思考推进至更为形而上的层面,并在《观念艺术的声明》(Paragraphs on Conceptual Art)一文中这样表述其美学观念:在观念艺术中,意念或观念是作品最重要的一环。当一名艺术家采取了观念化的艺术形式,即表示所有铺排和决定都是预设好的,执行只是例行公事。至此,意念成为了创造艺术的机器。
观念艺术被确定下来,成为一种兴起于196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的国际性的艺术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在欧洲、北美和南美,其核心焦点不在于艺术的成品,而是艺术作品背后的思想或概念。换句话说,观念艺术更加强调艺术作品的思考和哲学层面,而不是仅仅视觉或美学。观念艺术家从根本上挑战了传统艺术观念。他们主张,思想比实际艺术作品本身更重要,甚至提出思想本身构成艺术,而不是物理实体。有许多艺术家像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和劳伦斯·维纳(Lawrence Weiner)等都为观念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便包括贝纳·维内。
回顾贝纳·维内60余年的艺术生涯,观念艺术构成中强调想法、形式多样、时刻变动而无实体的作品姿态,从其早期的绘画创作中便已经初露端倪,并一直延续至其最新的创作中,一步一步完成其关于传统艺术的挑战。
▲ 贝纳·维内《生命是死亡的许可证》 布面油画 114.5×134.5 cm 1958 图片来源:维内基金会
▲“贝纳·维内:超越观念与物质”大型回顾展展览现场,凤凰中心,摄影:张红涛
在贝纳·维内1958-1960 年的早期绘画创作中,一系列如新石器时代洞穴壁画般的,以单纯、象征性、古老的人物剪影为特色的绘画,便是17岁的贝纳·维内通过平面而非深度的空间与剪影人物完成的对“生命、存在、死亡”等人类永恒主题的认知与反思。
▲ “贝纳·维内:超越观念与物质”大型回顾展展览现场,凤凰中心,摄影:张红涛
而《煤堆》这样一幅创作较贫困艺术和大地艺术更早的“概念雕塑”,是贝纳·维内首次摆脱了以墙壁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开始接受由“现代艺术之父”——塞尚提出的现成材料的美学。1963 年,从阿尔及利亚战争归来的他利用煤炭进行创作。煤炭不仅仅是人们取暖和居住的燃料,也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命脉密不可分。作品中,煤炭象征着纯粹的、比劳动本身更具意义的能量和变革,也是维内对同年发生的法国矿工罢工运动的反思,具有更多社会维度的意义。这些黑色煤块不仅是日常材料,更是由现成品构成的“概念雕塑”,它以诗意的方式向艺术、地球以及人类传递信息,它的无形性展现了一件不断变化的有机作品,具有深刻的环境和观念意义。
▲ 《抛物线重力轨迹》布面丙烯 直径192.5 cm 2022 图片来源:贝纳·维内工作室
基于“单义性”的关于数学、科学符号的挪用创作成为艺术家“观念绘画”的延伸。贝纳·维内捕捉到理性科学中发现的观念潜力,开始将化学或数学书上的模型复制到画布和描图纸上,以绘制一种能指和所指合二为一的图案。这样一些图形的魅力恰恰在于它们消除了解释的可能性。我们无法准确定义这些作品到底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当作品的解释受限制时,反而能为观众预留主动思考的空间。这些科学符号、理性推演、几何计算经由绘画、书写等呈现,既有物质性和美学性,同时深刻的指向了观念性。
▲ “贝纳·维内:超越观念与物质”大型回顾展展览现场,凤凰中心,摄影:张红涛
上世纪70年代后,蛰伏了5年的贝纳将反叛的矛头对准二维的平面,并让作品从平面中生长出去,画纸被取消,以三维的、独立的木制雕塑、耐候钢雕塑的形态进入对于空间的书写,在线条、弧线角度中获得艺术的重生,关于其观念的诠释和意义也在其中变得灵活与永不明确。
虽然贝纳·维内今年已经 83 岁,但他依然思路清晰,始终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新挑战。在2024年的最新创作中,贝纳·维内通过算法和计算机完成的生成艺术创作,延续着他对几何结构的探索,并将贝纳的雕塑作品和崩塌带入数字领域,通过哈希确定性生成算法探索偶然。这是对重力和不可预测性的一次具有挑战性的颠覆,数学既是一种指导力量,也是由秩序和混沌系统所构建的创作灵感的源泉,并在生成过程中以纪念碑式雕塑表达方式连接起来,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新的艺术可能性领域。
贝纳·维内关于数学与概念、秩序与混沌结合的观念艺术在生成艺术的数字空间中获得了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关于确定理念与物质性的破坏。这也在提醒着我们观念艺术作为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实践的转折点,在以AI、算法为特点的数字时代下应该有其新的转身。
因此,凤凰艺术特别邀请著名策展人和数字及互动媒体领域的远见者,也是观念艺术与AI科技融合的先行者陆蓉之女士,在贝纳·维内观念艺术的交织间,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观念艺术前世今生的对话。
在这个技术进步和观念开放的新时代,如何让艺术表达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是每一个当代艺术家都将面临的时代课题。借由数字化与AI创作的契机,观念艺术将如何与技术结合,推动了数字艺术和AI艺术的发展?AI时代中的观念艺术在Web3.0、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未来技术中又将释放出何种潜力与可能性?在陆蓉之正在实践的“元媒体艺术Meta-media Art”经验中,观念艺术是否能继续在科技驱动的世界中保持其独特性?又是否会迎来新的变革与突破?
陆蓉之(Victoria Lu),1951年生于台北,现工作、生活于杭州。整策师(Curategist) 、艺评人、电影制作人、电影导演。
她是动漫美学理论及动漫双年展的创建者,华人首位女性策展人,“Curator”由她翻译为“策展人”,潮艺术教母级导师,跨界艺术家。2011年担任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平行展“未来通行证 - 从亚洲到全球”的策展人;2016年拍摄草间弥生和郎世宁主题的教育推广影片;2017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MODUS”,推出祝小民原创作曲、王广成编曲《生命万岁》;2018年“纵横千古 两岸一家——谢稚柳、陈佩秋、傅申、陆蓉之作品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展出;2022年在威尼斯创办首届“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威尼斯”;2022-2023年担任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会画少年的天空》节目主理人/策展人,2024年将在威尼斯主理纪念⻢可波罗逝世700年艺术项目:第三届“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威尼斯”。
现任台北实践大学创意产业博士班教授/博导、英国伦敦ASIA FILM PLUS影视文化公司创意总监、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威尼斯发起人、VIKI LULU HOUSE 璐璐家创意总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对此,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我们向不幸遇难的同胞表达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受伤同胞表达诚挚的慰问。
中央气象台12月21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12月21日08时至22日08时,新疆山口地区、西藏北部和东部、青海南部、川西高原、甘肃西部、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将有5~6级、阵风7~8级的大风;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
本文转自【新华社】;12月19日,余华英(前中)在庭审现场(视频截图)。新华社发特写:那一刻,余华英把头缩进了肩膀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余华英拐卖儿童上诉案。13时40分,当庭宣判,维持余华英死刑判决。
小鹏 “飞行汽车”上海首飞,年底预售单价200万元以内,驾驶“5分钟上手,3小时成高手”
据北京商报报道,据小鹏汇天消息,小鹏汇天的 “陆地航母” 飞行汽车在上海核心商务区陆家嘴成功完成试飞,这也是上海的飞行汽车首飞,标志着以上海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探索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日前,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情况,宣布重新找回了10个曾宣布灭绝的畜禽品种资源,上海水牛位列其中。
上海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在外滩、新天地、武康大楼,外国游客的身影随处可见,甚至在一些小众景点也能听到五花八门的外语,老牌景点田子坊吸引不少老外光临,远离中心城区的泗泾夜市成为宝藏发现。其中,韩国游客最近格外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