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亦文资料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正在迈向量产阶段。最近,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赵同阳表示,公司最新研制的SE01款人形机器人,其制造成本已降至10万元以内,而售价预计在10万元左右。这一成就不仅让人形机器人更接近普通家庭,还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彻底改变我们与机器人的互动方式。
众擎机器人目标在于推出一款身高170厘米、外形酷似经典科幻电影《终结者》中角色的SE01人形机器人。它搭载了先进的端到端神经网络解决方案和一体化谐波关节模组,特别适合家庭陪伴和工业应用。赵同阳指出,机器人的成本结构中,关节部件占据了超过一半的花费,通过自研技术,众擎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当前,全球范围内大部分人形机器人的售价仍然在10万美元以上,这无疑成为了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然而,众擎的SE01计划在用户成本上进行创新,赵同阳表示,在10年的使用周期内,每月的使用成本可控制在1000元以下。这一定位使得人形机器人向家庭生活更近了一步。
在技术层面,众擎机器人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本体(机器人本身)、运动控制(实现各种动作的能力)、具身智能(视觉、听觉和感知能力)、通用大脑(逻辑规划与学习能力)。目前,众擎已完成了前两项的技术研发,未来将集中攻克具身智能的技术瓶颈。比如,机器人的复杂任务执行,要求其能够在不同环境中精确识别目标物体并进行交互。
技术的落地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将逐步开始商业化。赵同阳提到,SE01预计在三个月内小规模量产,将应用于巡逻、展示及部分工业制造场景之中。随着技术进步,机器人的能力也将不断提升,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可能会迎来大规模商用的契机。事实上,这一进程也与国家的政策导向相契合。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投资与市场的角度来看,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在迎来融资高峰。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5日,年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46起投资,总金额达116.8亿元,远超前一年。这表明市场对这一前沿技术的关注程度正不断增强。预测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32.7%,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除了众擎,国内还有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相比之下,国际市场如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其成本仍然维持在高位,国产产品的降本能力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当前,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人形机器人将逐渐走入生活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家庭陪伴、医疗辅助,还是在工业制造中的巡检管理,其多样化的应用都将在未来释放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尽早了解并适应这一新兴技术,将是迎接未来智能生活的重要一步。
在思考人形机器人带来的变革时,我们亦需警惕技术伦理、隐私保护等潜在问题。科技的进步不应以牺牲人类的情感与伦理为代价。推动人机协作需要理性与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让每一位用户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亦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借助如简单AI这样的人工智能工具,有助于加速自媒体时代的创业创新。通过AI技术,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创作内容,捕捉社会热点,提升与读者的互动,助力各行各业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或许每个人都能成为智创生活的参与者,迎接更智能、更便利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