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雁彬“裸睡铁丝床”让女艺术家周洁在过去一年备受争议,她曾在网络上掀起一波对当代艺术的舆论热潮,如今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4”作品之一,这张铁丝床正静静地安放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里。带着对这一轰动性的艺术事件的记忆,不少观众小心翼翼地去触摸这张既是艺术品也是生活用品的铁丝床。
“当代艺术年鉴展不仅是展出作品,而是力图体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年度整体成果,以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动向。”策展人、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说。这次展览可以说是对2014年中国当代艺术公共化、合法化转折点的记录。
2014年鉴展现场展出了132位艺术家2014年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包括37位艺术家的原作,创作种类涵盖了架上绘画、影像、装置、行为记录等。
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展,年鉴展借助于编写《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成果予以集中呈现。展出作品是《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辑部以2014年全年3000件左右艺术界的事件、10000余篇发表的文献、几千位艺术家的活动档案为根据进行甄选,在征求编辑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并修订补充后的结果。
现代艺术有三个常用概念:时间上指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各种艺术现象;文化上表示与前现代和后现代并列的艺术状态;艺术上则为区别于传统经典性质的具有“实验”性质的部分,学术界也称这个部分为“当代艺术”。
有鉴于19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当代艺术史和当代艺术博物馆都以记载实验性质的部分为主,《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以记录先锋实验性质的那部分现代、当代艺术为主,有些流行艺术事件被作为当代艺术的变量记录下来。
朱青生表示,年鉴展不是对美术界的当年活动总结,也不是对分门别类艺术的年度记录。对中国当代艺术正在进行的实验、探索、创新和当前的遭遇进行调查和整理,以年度为单位,客观地记录事实,使当代艺术的变化得到整体显示,进而努力揭示各个重要事实的意义和之间的关联,反映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及其社会思潮、文化现象和当代人敏锐的创造性反应,以此标示艺术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的推动和反省的努力。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调查支持,即从1986年开始建立的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朱青生介绍,中国当代艺术规模之大,超出想象,更不是任何一个研究者、策划人能够通盘了解并加以解释的。一年365天,只有8天没有当代艺术展览开幕,最多的一天(9月21日)有71个当代艺术的展览开幕
2014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全面公共化的转折点,在官方的第九届全国美展上,第一次开辟了实验艺术展区,教育部将“实验艺术”列入艺术院校专业目录。当代艺术从此成为中国艺术教育规定的学科之一。
朱青生认为,自1979年改革开放至1984—1985年现代艺术运动以来,中国的当代艺术终于完成了从自发探索到被体制接受的过程。这里面潜在地包含着中国艺术性质的变化,也显示出中国文化性质的根本性转移:从一个传统文化悄然向现代文化发展。这个“全面合法化的转折点”标志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到达了一个程度,艺术只不过是一个表象。
在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的现场,人们还看到了一件熟悉的作品,就是曾经被热议的姜杰装置作品《大于一吨半》。2014年底,姜杰参与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创造了《大于一吨半》。在神话、宗教、世俗的文化生态下,男性符号无一不是坚韧挺拔、傲视万物的姿态,姜杰在创作中让其疲软倒下还被悬浮吊起来,犹如一条死去的虫子。展览现场强烈的射灯直射下来,营造出一种“刑讯审判”不真实“在场”,以姜杰式的敏感和深邃在控诉着一种结构关系、权力机制。
面对各种难以分辨的艺术事件、热点,“年鉴”关于当代艺术的工作标准值得艺术圈人士借鉴,比如虽然研究和展示中国当代艺术,但也要着眼于全世界共同的艺术;艺术家的作为就是把今天艺术的各种可能性发挥到极致,创作一个“精彩的作品”,呈现一个精彩的展览;艺术家能否在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层面上起到真正的作用?还有是对已经成名、成功的艺术家新的作为的关注。
因规模所限,除了现场作品之外,其他作品以文献方式呈现。展览现场同时公布各种记录和调查数据,为研究、收藏、创作和观看提供参照。展览将持续至今年3月20日,计划此后每年都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以期系统反映上一年度中国当代艺术界整体状况,并把年度突出的重要艺术贡献集中呈现出来。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谈到之所以推出年鉴系列展览的期望,一方面是想以这样的方式向每一年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场奉献心血、智慧,做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致敬,另一方面也是想为社会公众更好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与成果打开一个窗口,帮助大家能够实时了解到中国当代艺术发生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动向。
无论是当代艺术展览,还是出版,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艺术家的选择如何能做到不受商业影响,保持其学术性?朱青生表示,如何不受铺天盖地的商业影响而能选出真正有学术性的艺术家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如今商业活动太过蓬勃,所有的商业行为还都 以学术的面貌出现。目前美术馆、策展人、评论家大多数是受了商业委托才进入工作。因此,它需要比以前具备更为清晰的鉴识眼 力。既要有眼力,也要跑圈子,广泛地调查研究。但以现在的能力和资源可能无法避免受到遮蔽,因此我们只好随时保持警觉与反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多名公立医院“一把手”落马,涉事医药销售公司给付医生回扣接近药品采购价4成
举报奖励上限升至20万元 两部门印发《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办法》|快讯
誉衡药业“生死劫”:前黑龙江首富、“东北药王”朱吉满宣告破产,曾因商业贿赂被认定“严重”失信
多家药企高管涉嫌短线交易股票,可孚医疗、科伦药业、健康元等11家公司发公告致歉
TA的更多的文章
新华社发声:一封了之、一放了之都要不得;专家:追溯时空伴随者要适可而止
习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书面演讲 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