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龙网欢迎你记忆中,你是否当过孩子的学生,接受“小老师”的各种指点,是否被邀请当过食客,试吃过不少“小厨子”亲自动手做的新奇美食,可能你还被要求当一次“坏人”,被孩子扮演的警察或是正义英雄给抓住……
上面这些游戏都被称为“过家家”,你也可以叫它“角色扮演游戏”,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不爱玩。
相信每个小孩都曾玩过这类游戏,现在放暑假了,几个娃凑一块,家里的玩具道具轮番用上,便能每天都“好戏不断”。
蒙台梭利女士曾指出,2岁半到5岁半是发展孩子社会化的重要时期。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德也提出过孩子的社会化发展会经历2个阶段:
过家家这类游戏就刚好满足了这2点,同时还对促进孩子认知、社交、情绪、语言等能力发展有着很多益处:
参与到游戏中,孩子需要回忆对应的生活场景,通过模仿、想象来完成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游戏中的分享行为来帮助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和好处,在游戏中感受他人的分享行为,也能强化孩子的分享意识,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分享。
通过在情景中互换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慢慢让孩子不仅仅是“以自我为中心”,还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多思考问题。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玩这类游戏,孩子们在对应场景中的对话,就是在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能力。
过家家游戏的主题多来自生活中的场景,所以如果是孩子还没遇见过的场景,除了日常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外,还可以事先通过绘本故事、动画等来熟悉场景及对应角色。
比如玩扮演医生和病人的游戏时,如果能有对应的衣服或是道具会让游戏更真实效果更好,当然也可以只是很简单的道具,越简单的道具越需要孩子发挥想象力,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道具。
每场角色扮演游戏都需要制定好规则,比如扮演医生就要遵守医生的规则,而且在本场游戏中不能突然换角色,这些都需要在游戏开始前和孩子明确好。
好了,相信你现在对“过家家”这类角色扮演游戏一定有了更多认识,那么趁着暑假时间,陪孩子玩起来吧,哪怕一天只抽出5分钟时间,不用任何道具,也能陪他们玩一次简易版的“过家家”了,毕竟,多些有意思的亲子陪伴只会让孩子的童年多些笑声和美好,何乐而不为呢?
【1】:鲁洁,朱莉,角色扮演游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J】,江苏教育,2017(32):48-50。
【2】:朱湘萍,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