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萍小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专业性指导标准,全方位构建起适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的制度体系,有效解决了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学前教育法的出台,整合了我国现有学前教育制度,着力破解长期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起主体明晰、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学前教育制度体系,提升学前教育制度的治理效能。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导,也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从民生角度来看,学前教育法强调公益普惠,将学前教育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办园责任得到强化,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不仅保障了学前教育发展成果可以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孩子。
在战略上,学前教育法强化了管理保障,明确了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负担、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增加了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合理比例。这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在育人效能上,学前教育法将“学前儿童”和“保育教育”单设成章,凸显了国家立法对于学前儿童学习方式与特点的珍视和保护。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生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活动。
在儿童权利保护方面,学前教育法凸显“儿童中心”视角,坚持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明确对学前儿童生命健康、保护照料、接受学前教育等权利进行立法保护。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尊重学前儿童的人格尊严,倾听了解他们的意见,鼓励引导他们参与家庭、社会和文化生活。
保障入园权利方面,学前教育法通过“权利赋予”“资源保障”“弱势补偿”等规定,确保儿童入园权利落到实处。这不仅保障了每个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也让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公平、公正。
在规范保教活动方面,学前教育法强调幼儿园要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特点,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同时,以立法形式划定“红线”,规定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这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教育方向,让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教育实践。
在完善队伍建设方面,学前教育法对幼儿园教职工的资格准入、配备任用、进修培训、职称评聘和薪酬待遇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机会,也为稳定幼儿园教师队伍、提升幼儿教师社会地位、激励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总之,学前教育法的出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夯实了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根基。我们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深入学习、贯彻学前教育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学前教育工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