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个子迈克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展示我市广大教师担当作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市教育局联合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教师风采”专栏报道,广泛宣传我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全面推进台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池松华,中共党员,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科学正高级教师,台州市、黄岩区人大代表。从教30多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质课奖、首届“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浙江省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浙江省 “教学能手”、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台州市名教师、台州市“敬业奉献好人”、台州市知识型职工标兵等荣誉。
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895名同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来自黄岩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的池松华老师名列其中。
作为一名扎根农村一线教学的科学教师,池松华33年如一日,守住教育初心不动摇,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号火箭发射,二号火箭发射,三号火箭发射……”在黄岩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的操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水火箭发射仪式正在进行。7个小组的同学在科学老师池松华的指导下,分别将自己制作的水火箭发射升空。
五年级学生孟远航说,这节课激发了他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同班同学陈潘祥则说:“池老师的课,让我学会了水火箭的制作工艺和发射技术,这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就像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我很喜欢池老师的课。”
作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的社团课,池松华老师执教的“趣味科学”可谓是热门课程之一。池老师说,单凭几节科学课,很难真正给科学教育做加法,也很难真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所以,他就利用学校社团课的机会,开辟一些特色课程,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有意思的科学活动和科学课程,不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厚植科学精神。
不仅如此,池松华还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让教学更贴近学科育人本质。多年来,池松华主持的课题获得2项省级结题,4项省、市优秀成果奖,30多篇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
作为一名扎根乡村一线年的科学老师,池松华巧妙利用乡村特有的环境、资源,不断丰富科学教育空间,以研学形式开展“社会大课堂”。他带领学生进行茭白秸秆发酵还田研究,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为茭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
同事李华君说,池老师的课堂有一种魔力,无论是成绩再差的班级,还是最调皮的学生,在池老师的教育下,科学成绩总能大幅度提高。
对于这些评价,池松华却有自己的解释。他说,要当好一名老师,做好两件事足矣。第一,把课上好,让孩子来佩服你;第二,读懂孩子,让孩子亲近你。而他所谓的教学“魔法”,不过是踏踏实实做好了这两件事,也正因如此,他让乡村的孩子们享受到了优质的科学教育。
在池松华的带动下,新前街道中心小学的科学教育越来越强大,2022年被评为市“少年科学院分校”,2023年被评为台州市乡村名校,2024年被评为省科学教育实验学校。池松华本人先后获得全国、省课堂教学评比奖,省教学能手,省名师培养人选,市名师等荣誉。
从1992年任教以来,池松华就一直在新前任教,而且许多时间都在薄弱的学校任教;2008年他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去全街道最薄弱的七里小学支教并担任校长,取得不俗的成绩并坚守至七里小学撤并。
“乡村的孩子更需要接受优质的教育,如果我在成为名师之后选择离开,那对乡村孩子来说不公平。”池松华说,“而且,我是新前人,所以我也想把自己对教育的所有热爱都留在新前。”
30多年的乡村教育生涯,池松华播种下的不仅仅是一颗颗怀揣科技梦想、执着追求的科技种子,还有一颗颗热爱教育事业,愿意扎根教育的种子。
他打造的乡村名师工作室不仅引领科学教育创新,也带领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工作室成员王伟刚是一名“90后”教师,他告诉记者,每次调研活动,池老师总是非常认真地听年轻教师讲课,然后提出各类改进提升意见,这让他们进步很快。
这几年,池松华的名师工作室培养出了省课堂教学一等奖获得者1名、市课堂教学一等奖获得者3名、区级名师6人,并用活动辐射全市,推动全市小学科学教学不断发展。
播种者、领航人,除此之外,池松华还有一个身份——台州好人。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20多次走进湖南及温州、丽水、衢州、台州的边远学校支教,为边远学校的孩子埋下爱科学的种子;利用杭师大网络平台和贵州的小学科学教师结为师徒,义务为当地骨干教师开展培训;常态化走进乡村文化礼堂,用公益课堂点亮孩子爱科学的心灯。作为市人大代表,池松华还致力于教育均衡,多次为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林芳,临海市机关幼儿园副园长。扎根幼儿教育事业三十余年,如光般引领,如光般温暖,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台州市名师、台州市教坛新秀、台州市教学能手、台州市最美机关事务人、台州市优秀啃读者等荣誉,先后当选台州市人大代表、临海市政协委员。
林芳是临海市机关幼儿园的一名教师。从教33年来,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县城,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以满腔热忱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让孩子在关爱中快乐成长。近日,林芳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一大早,临海市机关幼儿园东方苑分园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踏入校园。但在小班教室门口,一些孩子因为要与家长分开,哭闹着不肯进教室。
“抱抱,没关系。想妈妈了,对吧?那林老师带你去……”在林芳的拥抱安抚下,孩子渐渐稳定了情绪,“温柔的怀抱、轻声细语,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在陌生环境里产生一种安全感。然后再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就会暂时忘记这种紧张和不适感,停止哭泣。”
在林芳看来,要“欣赏每个孩子的不同,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她总是以朋友的身份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的建构,一起扮演故事里的人物,一起说悄悄话。面对班级里的“小特殊”,她总会不厌其烦地提醒和引导。孩子们在她的引导和陪伴下,一点点进步着。在她的班级里,小朋友们总是落落大方、自信洋溢。
“如何吸引孩子,激发他们的兴趣?个人魅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地研究教法学法,让孩子在丰富环境和材料中充分体验,自发地产生一种想要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参与中发现美好,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林芳说。
以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促进孩子的认知、情感、能力得以发展,林芳曾带团队精研园本课程,引领教师基于幼儿兴趣需求生发课程,让课程改革深度发生在幼儿的一日学习生活里。她的课题研究——《基于作品取样视角的幼儿结构游戏指导策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为台州市名师,林芳也一直关注着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我的教学生涯是从乡镇幼儿园开始的,在那里任教了十年,所以我比较了解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在哪里。”几十年来,她坚持每年十多次到各乡镇送教。不仅亲自前往,还常常带领园内青年教师一同参与,为乡镇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注入活力,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建设贡献力量。
“林老师始终坚信‘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共享’,”临海市机关幼儿园东方苑分园副园长林一婧感慨地说,“她无私的大爱和深厚的教育情怀,不断地给予我们力量和感动。”
在临海市教育局的安排下,林芳与乡镇幼儿园的教师结成师徒关系,还在各乡镇幼儿园收徒多人,她倾心指导,帮助这些教师安心在农村扎根,迅速成长为幼儿园的骨干力量。“对我来说,送教不仅仅只是送几节课,而是送去较为前沿的教学理念,以及我们具体的教学行为,让这些老师们能够以此作为参考,拓展运用到他们以后的日常教学工作中。”
近几年,林芳先后受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嘉兴教育学院、舟山市教师进修学校、台州学院、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等邀请去作专题讲座,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及研究成果。连续6年,她被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聘为兼职教师,为教育行业注入生力军贡献智慧和力量。
“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肯定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陪伴他们快乐成长。对于青年教师,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经验全都拿出来跟他们分享。”林芳表示,在剩下不到五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会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热爱,潜心研究幼儿教育,分享教学经验,履行好一位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