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剑网中国日报网8月31日电 据《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网站28日刊发的文章,过去十年间,发生在校园、夜店、宗教场所以及其他曾经完全想不到会发生枪击事件的地方所发生的大规模枪击震惊整个美国。虽然这类枪击事件所占全美死亡人数的比例不高,却似乎正朝着可怕的上升趋势发展。
根据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数据库,2023年是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最为严重的一年。在大规模枪击事件呈指数增长的同时,其他包括他杀、自杀、意外事故在内的涉枪死亡更是多出三个数量级。
文章指出,美国“一切照旧”的法律必须做出重大突破,来制止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指数级增长。如果不采取大规模的措施,就必须要为呈指数级的增长做准备。大规模枪击很可能演变成类似自杀或其他他杀事件那样更具威胁的社会问题,导致死亡人数变成指数级增长。届时,美国社会或许会采取更为严格的举措,但已为此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美国有线日的报道称,严重的暴力是美国独有的问题。其他通过引入法律减少涉枪死亡的国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美国,国家立法却处于停滞状态。
2022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两党更安全社区法》(Bipartisan Safer Communities Act),这是美国30年来首次通过主要的联邦改革法案。但自此之后,美国几乎没有新的动作,国会领导者们也没有把立法作为优先事项。即便一些州和城市试图对所有权实施监管或强制要求在安全的地方存放,联邦最高法院还是以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名义否决了这些措施。
报道指出,如果没有新的政策措施,每年将有数百万美国人亲身体会到大规模枪击事件发生在自家门口意味着什么。杜兰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沙文·塔格哈维博士(Dr. Sharven Taghavi)表示:“作为一名创伤外科医生,我每天都能意识到,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到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影响。它们不只是随机的偶发事件,而是每天都在发生。我们需要找到解决方案。”
CNN的报道还提到,对于数百万美国人来说,大规模枪击事件就发生在离家不到1英里(约合1.6公里)的地方。
根据CNN对暴力档案(Gun Violence Archive)和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数据的分析,自2014年以来,估计有近4200万美国人居住在距离大规模枪击事件发生地1英里范围内的地方,比例超过美国总人口的1/8。
CNN的分析指出,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变得越来越普遍,受此类事件影响的人数平均每年增加约400万,许多社区居民甚至经历了多次枪击。全美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幸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关时间和季节,每个州都有大规模枪击事件的记录。
到目前为止,2023年是美国暴力破纪录的一年。暴力档案的数据显示,到8月30日,美国已经发生了470多起大规模枪击,比过去十年的同期水平要多。该组织和CNN对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定义是,不包括枪手在内,至少有4人遭枪杀。
据悉,为了确定居住在大规模枪击事件发生地点附近的人数,CNN对暴力档案以及人口普查局的数据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对于生活在事发地附近的人们来说,暴力的影响或是巨大且持久的。
报道还指出,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了暴力对社区的影响,并发现其对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极为广泛。专家表示,大规模枪击事件增加了整个社区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儿童中,目睹城市中的暴力是导致儿童药物滥用、攻击行为、心理焦虑、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等不良后果的一个风险因素。
此外,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因素加剧了某一地区发生暴力的风险,但许多对边缘社区造成不成比例影响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美国医学会杂志外科学》(JAMA Surgery)7月份发表的一项对美国51个大城市所发生的大规模枪击事件的调查研究显示,美国黑人群体尤其容易受到影响。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与白人人口较多的地区相比,黑人人口较多的地区更易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且黑人受到直接影响的风险也更大。在枪击事件发生时,黑人的伤亡人数更多。
根据CNN的分析,美国暴力发生率最高的城市有圣路易斯、新奥尔良和巴尔的摩。其中,新奥尔良和巴尔的摩都是以黑人人口为主的地区,圣路易斯虽然以白人为主,但黑人人口比例只差几个百分点。
塔格哈维博士认为,黑人社区在大规模枪击事件中受害比例过高的一个原因是美国结构性种族主义的遗留问题,包括种族隔离和歧视性住房政策。
从“首秀”“首展”看医疗领域前沿“黑科技”——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前瞻
今年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将集聚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一家世界500强制药企业,大量“首秀”“首展”亮眼。
走进玉门风电场“风电长廊”展厅,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展品,详细介绍了全球风电、中国风电、甘肃风电发展历程及现状。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关键洋流的减缓可能会在本世纪末使预计的北极变暖幅度下降约2摄氏度。研究人员还警告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缓还可能引发其他气候异常,例如可能导致热带辐合带的变化。
据了解,目前定位于高端、个性的冰箱,多使用智能玻璃面板,而中低价冰箱仍有不少是传统面板。
汽车后市场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借助智能化技术的赋能,正逐步实现服务的升级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专业、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新质生产力具有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质态特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集合体,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核心要素,驱动科技革命实现从孤岛走向连接、从初级走向高阶、从工具走向价值的全面升级,展现出超越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能级。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机交互领域展现出的强大自主性和泛化能力,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就像是和另一个人交谈。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已于今年8月入队参加训练,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未来也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由中国航发完全自主研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于日前成功配装全球最大无人运输机——白鲸航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等单位组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许春鹏、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海春,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余逸伦等合作,以古蝉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