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医中美探测器后续着陆还有挑战 “科学美国人”网站称,历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率只有不到一半,经过“太空刹车”进入火星轨道这个关键环节后,那些需要在火星着陆的探测器还要通过“恐怖7分钟”的考验:火星探测器在短短7分钟内要克服高温,自主完成由大量步骤组成的减速着陆过程。
一个月迎来三位地球来客!“希望”号进入环火轨道,今年火星探测大幕正式拉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晨阳 环球时报记者 邓孝慈】北京时间9日晚,阿联酋的“希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太空刹车”,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这不但标志着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标志性突破,而且还拉开今年火星探测的大幕。在“希望”号之后,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和美国“毅力”号探测器也将在本月内相继造访火星。
美国“太空”网站9日称,2月7日的“火星新年”刚刚过去,这颗红色星球就将相继迎来3位地球来客。北京时间9日23时许,阿联酋“希望”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个月的长途旅行,终于抵达火星附近开始关键一步。阿联酋航天局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希望”号将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长达27分钟的“太空刹车”。“探测器启动6台发动机全力工作,以消耗自身携带的一半燃料为代价,将飞行速度从每小时12.1万公里降低到每小时1.8万公里,进而进入火星环绕轨道。”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阿勒马克图姆表示,“阿联酋有史以来首次将阿拉伯世界带入深空新领域。我们的太空任务向阿拉伯青年传达了希望和信心。”
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后,“希望”号并不会在火星表面着陆,而是围绕火星进行各项测量工作。它将研究火星大气及火星日周期和季节周期,获得火星气候变化的规律。同时,“希望”号也让阿联酋成为美国、苏联、欧洲航天局和印度之后,成功探测火星的第五个国家和地区。
《科学美国人》网站9日称,由于火星探测任务需要考虑地球与火星的位置关系,适合火星探测器发射的时间窗口期相对较短,因此集中于2020年夏季发射的各国火星探测器将集中在2月抵达火星。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希望”号抵达火星后的24小时内,也尝试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这是中国的第一个独立的行星际飞行任务,代表着中国航天的雄心和能力迈出一大步”。美国“毅力”号探测器则将于2月18日抵达火星。
中国航天专家庞之浩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为被火星引力捕获,火星探测器在准备进入火星轨道时要调整飞行姿态,将发动机的喷管朝向前方,待到时机恰当时发动机点火开机,以降低探测器的速度,仅有一次机会。由于火星距离地球比月球距离地球远得多,通信的延时在10分钟以上,所以地面无法对这一制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只能依靠探测器自主执行。为此地面指挥人员需要提前为探测器注入姿态调整和制动“刹车”的有关控制程序数据。
另外,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时的制动“刹车”时机和大小要十分精准,如果制动点火时间过长或过猛,探测器速度下降过多,就会一头撞上火星;如果制动点火时间过短或过轻,探测器飞行速度过快,就会沿抛物线轨迹飞离火星,导致进入火星轨道失败。只有“刹车”时机和时长都分秒不差,才能形成理想的捕获轨道。
美国“太空”网站也表示,火星探测器的“太空刹车”难度非常大,美苏火星探测器都曾在这个关键环节“折戟沉沙”。例如1974年苏联“火星4号”探测器由于制动发动机失效,“刹车失灵”导致速度过快而没能进入火星轨道。1999年美国“火星气候轨道器”在试图进入火星环绕轨道时则因为飞行轨迹距离火星太近,导致探测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不久就解体损毁。事后调查发现,这是因为它的飞行系统软件使用英制单位,而地面人员输入参数时使用公制单位,由此造成的混淆导致探测器出现导航偏差。
“科学美国人”网站称,历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率只有不到一半,经过“太空刹车”进入火星轨道这个关键环节后,那些需要在火星着陆的探测器还要通过“恐怖7分钟”的考验:火星探测器在短短7分钟内要克服高温,自主完成由大量步骤组成的减速着陆过程。考虑到火星大气极为稀薄,因此这个减速过程的挑战比在地球上着陆更大。
报道称,虽然美国“毅力”号探测器抵达火星的时间较晚,但它在进入火星轨道后就将直接尝试着陆。相比之下,中国对火星环境的了解还不够充分,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后将首先展开环境探测,预定在5月登陆火星。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导演章笛沙的新作《群星闪耀时》以及《火星2079》聚焦未来时空,《东方红一号》则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幕后功臣的故事搬上大银幕。航天特有的科学精神、英雄主义、探索未知的元素,催生了一批航天题材电影,中国航天...
本月8日,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等媒体援引俄罗斯拉沃奇金科学生产联合公司电力系统副总设计师亚历山大·米季金的线月从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4月12日是俄罗斯宇航日。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打造一批创新策源地和增长极、建设蓝天白云...
孙泽洲说,航天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继续锐意创新、勇攀高峰,未来还将通过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环绕等航天重大工程的实施,实现技术上的新突破、科学上的新发现,为人...
中国航天的脚步不只在月球,还迈向了4亿公里之外的火星。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绝无仅有,祝融号火星车向前的每一步,都创造着中国航天的新纪录。
日前,日凌现象已经结束,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测控通信恢复正常,通过遥测数据判断,“天问一号”日凌期间状态正常。
8月7日,NASA曾宣布,“毅力”号火星车首次尝试在火星上收集岩石样本并将其密封在样品管中,但在随后向地球发送的数据表明,这次取样活动没有收集到岩石样本。这是NASA造访火星表面的第九个探测器,也是首个从火星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