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掃一掃!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動植物有了“身份卡”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9/16 12:19:12 | 【字体:小 大】 |
一舞成名脚谱“小朋友,那不是鴛鴦,是小䴙䴘(xiǎo pì tī),也叫水葫蘆,是一種會潛水的小鳥。”
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工作人員在巡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們每次都會耐心為游客解答各種問題。同時,他們也深刻意識到,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已不僅是游客游憩休閑的場所,還是開展自然教育的戶外教室,游客和市民主動獲取自然知識的意願逐漸增強,逐步完善濕地公園自然教育基礎設施成為公園管理處的重要工作。
秉持“寓教於樂、圖文並茂”的原則,力求在視覺上吸引游客的同時,傳遞出准確、生動的科普信息。近日,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公園合理利用區的常見植物和鳥類進行調查,結合動植物分布與游覽線路分布,挑選一批常見的植物和鳥類,制作了新型科普標識牌,為它們佩戴專屬“身份卡”。本次科普挂牌共計229張,包括鳥類60種80張,植物94種149張。其中,植物標識牌主要分布於小車河兩岸的步道兩側,鳥類標識牌主要分布於濕地科普館鳥類科普長廊、小微濕地、水庫泄洪口等重要景觀節點,均為目之所及的地方。物種名稱一目了然,游客還可以通過微信掃一掃的功能,深入了解不同種類形態特征、生長習性和分布范圍等詳細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所挑選的鳥類均為常見物種,標識牌安裝位點都是它們偏愛的地方,隻要耐心駐足,細心觀察,或許就能有所發現。此外,部分宣教牌還增設了二維碼鏈接,游客隻需掃碼即可觀看更多關於該物種的詳細介紹和趣味視頻,讓科普學習變得更加便捷和互動。
標識牌雖小,卻像一位無聲的解說員,為來到阿哈湖的每一名游客傳遞阿哈湖的自然故事。“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科普宣教牌,讓每一位走進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游客都能成為自然生態的傳播者。”公園管理方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們還將繼續豐富和完善科普內容,引入更多科技手段,如AR體驗、智能導覽等,讓科普宣教更加生動有趣,讓更多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共同守護好我們的綠水青山。”
近年來,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不斷在自然教育工作上探索與創新,已建成濕地科普館、小微濕地、泡泡濕地等室內外科普基地,獲得貴州省中小學生態文明教育基地、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國際濕地學校、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全國首批林草科普基地等稱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阿哈湖自然教育的生命力來源,阿哈湖逐步完善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體系,逐步查明生物本底資源現狀。截至目前,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范圍內已記錄陸生種子植物122科381屬556種,鳥類18目57科231種,獸類8目16科34種,兩棲類1目7科13種,爬行類2目7科16種,魚類5目10科24種。(張海波、楊雄威)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