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鬼实录下载3月30日,2024中关村企业家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年会在北京举办,会议以“新质生产力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主题,邀请近600位中关村政、企、商、学各界精英相约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凝聚智慧,共话未来。
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博士表示,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乘风破浪三十七载,硕果累累,协会将进一步搭建服务政府、行业、会员的桥梁,团结更多会员,发扬中关村精神,带领全体会员企业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大做强企业,增强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中关村企业家应有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樊友山指出,民营企业应把握新质生产力机遇,乘势而上,发挥主力军作用。广大民营企业要苦练内功,深挖主业潜力,增强创新意识,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数字化转型,加强品牌建设,争取与国资央企携手共进,共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商协会组织平台作用,推动自主创新、开放创新、集成创新一体布局,引导会员企业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新要求、新场景、新任务,全面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谈道,当前海淀区正积极探索新兴举国体制的海淀实践,立体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希望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聚焦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完善区域创新生态,持续做好企业家之家、政企沟通的桥梁、创新企业的智库,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立新功。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介绍,多年来,围绕创新协同,中关村和天津的合作不断务实,中关村创新要素、创新生态持续向滨海新区赋能,共同探索出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相结合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有力助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未来,天津将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产业投资引导,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继续向中关村学习,加快打造优质科创服务平台,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商文江,全国工商联原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王忠明,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孙松林,京东集团副总裁、智能城市研究院院长、首席数据科学家郑宇分别围绕风险投资助力创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度供给如何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商协会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的冷思考、释放城市数据要素价值等主题,进行了深度阐述。
在企业家主题演讲环节,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武,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儒欣、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绍兰、北京中关村开放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吴姝分别围绕破解“卡脖子”问题、构建“位置数字底座”、GLM 大模型技术、汇聚金融力量等议题,深度诠释如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会上,中共海淀区委党校教学基地、中关村科技创新学院教学基地正式授牌。两个基地是中共海淀区委党校、中关村科技创新学院与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深化合作、共同服务海淀区科技企业、服务中关村科技企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这两项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中共海淀区委党校、中关村科技创新学院为中关村科技企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共同为推动北京市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