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积累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26 23:22:02 | 【字体:小 大】 |
别惹女王爷继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奥会后,北京冬奥会将使北京成为全球首座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
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就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有关“双奥之城”在文化方面的传承还有很多,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陈宁说,北京冬奥会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形态相呼应,炬身自下而上渐变的图案,是2008年的祥云纹样过渡到冬奥会的雪花图案,这种过渡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生动写照。从繁华旖旎的都市走向黄沙漫天的大漠,深居敦煌50多年,“莫高窟人”樊锦诗只做了一件事用爱和生命守护莫高窟。
住土屋,睡土炕,用土桌,坐土凳,喝咸水,吃粗粮本就体弱的樊锦诗咬牙坚持着。50载春秋冬夏,樊锦诗走遍大大小小735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作为一名石窟考古学家,樊锦诗主持编写的记录性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被誉为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被学者盛赞“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
2021年7月1日,樊锦诗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半个多世纪坚守大漠,她最为公众所知的称谓还是“敦煌的女儿”。“我和敦煌有割不掉的缘分,我这一生注定属于敦煌。”84岁的樊锦诗说。
本栏目为您提供素材积累 _中公教师网 ,更多素材积累 _中公教师网相关内容,请关注中公教师考试网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