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遗产》杂志突然宣布休刊编辑部称正在内部调整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2/28 7:23:46 | 【字体:小 大】 |
方静间谍一案属实图片12月4日,《中华遗产》杂志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了《不说再见:致读者的一封信》,向读者朋友告知《中华遗产》将于2025年1月1日起休刊,已订阅了明年《中华遗产》杂志的读者可以转订阅同价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并额外赠送一本增刊,或联系当地邮政办理退款。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今年11月初曾发文推荐“联合会员”征订活动,388元费用覆盖三联中读知识年卡(零售价388元)和《中华遗产》2025全年共12期纸刊杂志(零售价360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中华遗产》将于明年休刊,暂不清楚优惠活动的后续情况。
《中华遗产》是中国第一份全面关注自然、文化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权威杂志,创刊于2004年,近些年来因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文物的关注,《中华遗产》杂志也受到读者们的喜爱,突然宣布休刊让不少忠实读者感到意外。今年11下旬坊间曾有传言《中华遗产》杂志发生变动,可能要停止发行。
在编辑团队致读者的信中透露出团队接到休刊通知措不及防,“休刊通知发来的那一天,编辑部还在开2025年的选题会,2025年1期的专题策划已经完成;《国宝陕西》(下)的封面已选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评论区有读者表示了不舍“才给我爷爷买了12月刊,老人家很喜欢本来想25全订的,希望还有机会看到这样有内容、温度的刊物重刊。”《中华遗产》回复:“我们很快就回来,打个盹的功夫,等我啊。”
《中华遗产》的休刊更有可能是因为内部调整原因预备改名换姓重头来过,编辑部透露杂志会尽快回归,目前团队成员一个都没少,“华子还在,升级版期待大家的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12月,《中华遗产》由中华书局主办,宗旨为透析文明遗存,彰显人文关怀。2008年1月,中华书局将《中华遗产》交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编辑、制作、发行,因当时社会上存在“文化遗产就是行将就木,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这样的论调,《中华遗产》杂志为了让世人看到中华遗产的宝贵性,重新制定杂志宗旨为:“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后续杂志开启了“最中国文化系列”“何以是中国”等系列内容,全年12期的杂志涵盖文物、建筑、地理、服饰、工艺、考古、节日等多方面的内容,杂志以其深入浅出的内容,丰富多样的视角,成为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如《中华遗产》2021年11期和12期的《国宝山西》就被称作“山西古建之旅”行前必读书目。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