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来科学大奖峰会汇聚顶尖科学家共议人工智能与生物科技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6 17:56:35 | 【字体:小 大】 |
建行鱼龙变近日,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于香港科学馆成功举办,汇聚了近30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及国际知名学者。此次峰会为期两天,旨在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推动前沿科学的发展,为青年科研人才打开通往未来科学的新视野。
科学峰会分别聚焦于“化学-跨学科研究之核心科学”和“生命科学-生物科技革命改变人类健康”两大主题,吸引了众多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参与。在第一天的专题研讨会上,来自香港大学的任詠华教授带领一众专家深入探讨了酸性催化剂、电池技术、单分子化学等当前化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而在生命科学的讨论中,诸如干细胞研究与基因调控等前沿主题成为焦点,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分别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11月2日,科学峰会继续深入交流,涵盖了“物理-量子信息”、“数学-数学洞察”以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芯片”三大领域。聚焦人工智能与计算芯片的发展,演讲嘉宾包括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的Gabriel Loh和清华大学的汪玉教授,他们分享了在后摩尔时代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带来的技术挑战。
Onur Mutlu教授则在峰会上提出了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架构设计理念,强调当前机器的存储与计算能力面临的瓶颈,主张设计智能架构应遵循数据驱动和数据感知的原则。这使得与会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反思,如何应对计算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已成为科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Gabriel Loh教授讨论了在激烈竞争的AI领域,如何提供更强劲的计算能力,特别是在AI日渐普及的今天,如何平衡计算与功耗之间的关系。汪玉教授则进一步探讨了大型语言模型在AI 2.0时代的挑战,强调了节能电路与系统设计的重要性。
此次科学峰会不仅是各领域专家的思想碰撞,更是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与思考。随着AI绘画、AI生文等AI工具的兴起,科学家们也在探索如何将这些新技术应用于各自的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效率与创新能力。新一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生物科技、材料科学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机会,让与会者对未来的科研方向充满了期待。
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也为青年科研人才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来自不同行业的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