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类包装机杨青青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互动。(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冯乐凯摄)
9月1日,积石山县231所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学。与新生一道开启新学年的,还有近百名在这里的支教教师。
支教教师承担着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任务,组织教研活动,开展业务培训和教学指导,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注入活力。
近日,在第四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积石山县中小学,探访“三区”支教教师的支教工作。
鲍迪是兰州市第九中学英语教师。因为一份执着的“支教梦”,几天前,她来到积石山县刘集初级中学,投身乡村基础教育工作中。
9月6日上午,刘集初级中学校园里书声琅琅,崭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在中国有很多瀑布,最大最壮美的就是黄果树瀑布。”鲍迪在“智慧黑板”上,通过一段《黄果树瀑布对线)班学生上了一堂让人耳目一新的英语课。
第一天上课时,鲍迪发现很多学生单词发音不标准,纠正发音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音标发音、纠正单词书写格式、练习听力鲍迪利用课堂和早读晚读时间,加班加点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
“几天下来,学生的发音变标准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更强了。”学生的点滴进步,让鲍迪很是欣慰。
鲍迪有20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经验,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人文关怀,让她成为学校的“明星教师”,被兰州市第九中学学生亲切地称为“鲍妈”。同样的,在刘集初级中学,和学生几天相处下来,她也深受大家喜爱。
“我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深知农村孩子在获取知识外,更渴望被关注关心。”鲍迪说,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和目标,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来到积石山这几天,鲍迪不仅和学生良好互动,也和刘集初级中学的老师打成了一片。鲍迪经常和各科老师交流教学技巧和育人方式,在互学互鉴中共同进步。
鲍迪说:“支教期只有短暂的一年。期满后,如果刘集初级中学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我会选择继续支教。”
细雨绵绵的下午,沿着乡村道路前行,来到积石山脚下,寨子沟乡瓦窑沟小学出现在眼前。教师杨青青推开门,摊开课本,为五年级学生讲小数乘小数。
杨青青来自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8月31日,她跨越千里,来到积石山地震灾区。
“我一直有一个到基层支教的愿望,今年终于成行。”杨青青说,得知被分配到积石山县支教,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乡村学校科学、艺术等专任教师稀缺,杨青青在瓦窑沟小学不仅带数学课,还兼着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一周内为五年级学生上18节课。
刚开始上课时,杨青青在数学课堂上向学生提问题,但举手回应的学生寥寥无几。然而,这并没有浇灭她的支教热情。“请这位同学回答问题。”“很好,太棒了。”杨青青通过口头表扬的方式,让安静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也越来越自信。
同时,她通过做科学小实验和播放视频的方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乡村教育现状,杨青青边教边思考,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她坚信:“坚守在山区撒播文明和知识的种子,定会让更多孩子看到新世界。”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
|